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252章 过继能够成功吗

第252章 过继能够成功吗

老银匠觉得,自己留不住尹德芳这个徒弟,认才旦次仁作为自己的干儿子,或者把才旦次仁过继到自己门下。

这是老银匠最后的打算。当然,这是他最后的希望,也是他最后的倔强。

这件事,至于能不能成功,他不去想,也不敢去想。因为,他实在没有勇气面对一次次的失败。

人的一生,从出生开始,就在和这个世界博弈。一个孩子,从慢慢长大,到自食其力,然后到结婚生子,再到自己的晚年,有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

可是,现实总是那么折磨人。即使有优秀的儿女,遗憾的是,他们并不在自己的身边。费尽心思,用尽全身的力量培养的子女,结果帮别人培养了一对优秀的儿女。

老银匠自己那对亲生的儿女,不知道他们在漂亮国获得了什么优待,获得了漂亮国什么许诺。或者说他的儿女们的大脑,是否真的被漂亮国洗脑了,不愿意回到生他们养他们的祖国的怀抱里。

老银匠估计,他的一双儿女的大脑,有可能被漂亮国洗劫一空。不然,他的一对儿女为何死活不肯回国?

任何一个人,到老年了,都希望回归故里。不过,老银匠认为,他的一对儿女,他们还没有老到希望回归故里的年龄吧?

老银匠也不清楚,自从一对儿女留学之后,一双儿女为何就那么迷恋漂亮国。

居然多次叫自己的儿女回来继承偌大的家业,他们也不愿意回来。一双儿女,到底被漂亮国灌了什么迷魂汤,老银匠觉得有些失望,有些寒心,甚至有些绝望。

按照老银匠最初的设想,一对儿女,如果在漂亮国学到过硬的本领,应该早日归国,报效自己的祖国。可结果让他不寒而栗,自己的一对儿女,无论如何不肯回来。

难道他们被漂亮国监视了,抑或扣押了么?老银匠无数次在梦中惊醒。但是,通过越洋电话,一对儿女们却说他们过得很好,已经完全习惯那边的生活了。

还说他们的孩子也习惯了那边的生活。为了孩子的将来,他们愿意留在那边。

起初,一对儿女留学漂亮国的时候,老银匠那段日子,人逢喜事精神爽。他每天都是笑着入睡,都是笑着醒的。

可是,几十年过去了,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老银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彻底错了,也彻底输了,他的梦也彻底醒了。

如果在回家的路上没有遇见才旦次仁,老银匠夫妻有可能直接回家。看到才旦次仁之后,老银匠直接改变了原来的主意,他的脚步直接朝着才旦次仁家的方向迈进。

跟在后面的才旦次仁,非常纳闷。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师傅——老银匠今天怎么啦?

因为才旦次仁突然发现,银匠前往的方向,正是他家的方向。是不是师傅走错了方向。

才次仁的家,在八廓街靠北面的方向,师傅家和银匠铺子靠南面的方向。

老银匠的媳妇吴彩霞也发现了这一点,不过她和才旦次仁一样,都没有走上前纠正有些负面情绪的老银匠,也是怕打扰心情不好的老银匠,而是继续紧跟在后面。

老银匠一路走,一路思考。怎样才能让才旦次仁的父亲答应他的请求。要才旦次仁过继,两家人变成一家人,除了深厚的友谊之外,还得有重要的砝码。

在农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那就是养儿防老。虽然人家孩子多,加上老银匠自己也是有儿有女。你要人家养了这么的儿子过继给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才旦次仁的父母也不傻,万一哪一天,你老银匠夫妇俩,两脚一蹬,撒手归西。

你偷偷地写一份遗嘱,你们家门下的所有财产都归自己的子女,那岂不是让赡养你的才旦次仁血本无归?

到时候打嘴炮没有任何技术含量,遗嘱上白纸黑字才能够得到法院的支持。任何人,绝对不会做亏本买卖。

除非你首先白纸黑字写好合同。但是,问题又来了,如果才旦次仁果真过继过来。那岂不是冲着人家的财产来的,所有的关系,都是建立在金钱关系上,而非建立在家庭情感上的。

如果你是冲着老银匠家财产来的,老银匠估计也不会考虑过继的事情了。

目前阶段,才旦次仁一家对老银匠夫妇一家是有感恩之心的。老银匠夫妇,他们就是才旦次仁一家的大恩人。

因为老银匠不仅教授才旦次仁技术,免费供才旦次仁吃喝拉撒,还给才旦次仁发放银匠学徒金。

对于贫困的才旦次仁一家来说,可谓雪中送炭。但是,如果才旦次仁真的过继给老银匠夫妇,那情形完全变了。

才旦次仁就是老银匠夫妇家庭中的一份子,不再是才旦次仁原来家庭中的一份子。

如果是贪财的家庭,可以这么说,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答应老银匠的请求,把自己家的儿子过继给他。

但是,真正重视亲情的家庭,绝对不会轻易答应把自己的血脉过继给他人,不管你有多富有,给任何承诺,都不会答应的。

之前,老银匠一家和才旦次仁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才旦次仁一家,总是在过年之际,给老银匠一家送些农村的土特产,大包小包的,一大堆东西。这些东西都是才旦次仁家里种植的,比如青稞。

他家里酿制的青稞酒啊,山里捡拾的菌菇啊,都往老银匠家搬运。偶尔还把在山里挖的贵重的冬虫夏草,自家舍不得吃,就拿到城里,送给老银匠一家。

而老银匠一家,总是不会亏待这对老实忠厚善良的一家人。老银匠夫妻,他们总是买城里最好的货物送给才旦次仁一家过年。而且,还在过年时节,给才旦次仁家的每一个孩子都包一个大红包。

这是老银匠第五次踏入才旦次仁的家,第一次他是考察才旦次仁有没有学艺的天赋。

第二次是给才旦次仁家送年货,第三次是看望才旦次仁生病的父亲,第四次是看望才旦次仁生病的妹妹。

这是第五次老银匠去才旦次仁的家,老银匠希望才旦次仁过继到自己家,成为自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