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980笑笑嘲笑鸟

第303章 赵姑娘灵机一动

第303章 赵姑娘灵机一动

一孕傻三年在有些人身上是不存在,比如曾阿黎,生完孩子之后,公司的事情照常处理,还是一副女强人的姿态。

许今秋出月子之后,除了锻炼恢复身材,也开始回基金会上班,处理事情有条不紊。

赵园园不一样,她是真傻!

有时儿子哭了,她抱起闺女就开始哄,哄了半天没哄好,才发现原来抱的是闺女。

还有次早上起来,看到陈凡,突然打招呼:“你好,要去上班?”

这么客气?

陈凡感觉怪怪的,还是说了句“出去跑步”,等陈凡走了,赵姑娘挠了挠头问许今秋:“刚才出去的是陈凡?”

许今秋噗嗤大笑起来:“赵园园,你可逗死了,连自己的男人都忘了,哎哟……笑不活了。”

赵姑娘尴尬地摸了下鼻子:“真是啊,怪不得觉得眼熟呢。”

许今秋捂着肚子,笑了一会儿:“园园,要不咱上医院检查一下,不会得老年痴呆症吧。”

“去你的,我才二十七!”

瞪了许今秋一眼,赵姑娘转身去前院吃早餐,吃到一半突然想起来:“我儿子、闺女呢?”

放下碗筷,急匆匆跑回房间,见曾阿黎和许今秋都在,不由松了口气:“还好,没丢!”

曾阿黎无奈叹了口气:“还好我没在这时怀上,要不然就她这迷糊样,能照顾好两个孩子才怪。”

赵姑娘悻悻!

自己也不想的,可总记不住事。

想了下,曾阿黎又说:“再请一个保姆吧,家里孩子多,孔阿姨和小芳两个人,有些忙不过来。”

许今秋嗯道:“孔阿姨来家里快九年,今年也 50出头,慢慢上了年纪,没有以前利索,再请两个吧。”

“找个厨艺好的,还有一个会带孩子的,大家都轻快些。”

算上言希、晓锐,家里就有五个孩子,带一群孩子确实费劲。

确定下来之后,许今秋就开始安排物色人选,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中,有不少是本地的,或者京郊的,可以帮忙打听。

三天后,人选就定下来。

一个叫邓洁,三十来岁的妇女,就住南锣鼓巷的南下洼子胡同的大杂院,父亲是厨师,传下来一手不错的厨艺。

另一个叫赵小枣,才十八岁。

高中刚毕业,没考上大学,老家是农村的,没找到工作,是基金会一位职工家的亲戚。

多了两个人手,孔兰春和谢小芳都轻快不少,尤其是邓洁,厨艺确实很好,不比孔兰春差。

多住进来两人,许今秋微微蹙眉:“再过几年,孩子们长大了,家里的房子会不会不够住。”

东跨院和中院已经住满,后院和西跨院还空着,地方还是挺大的,但家里的孩子多,等大一些都要有单独的房间。

想了一会儿,又说:“现在翻建房子也没什么人管,要不咱们把房子改造一下?”

“咸吃萝卜淡操心!”

陈凡翻了下白眼:“你以为他们这代人跟我们一样,喜欢跟长辈住一块?将来都要搬出去的。”

许今秋没好气:“搬出去,也得是结婚后,就算搬出去,家里不一样要给他们留个房间。”

“要怎么改?”陈凡郁闷道。

许今秋皱着眉头,沉吟一会儿:“改西跨院吧,弄成两层的,等孩子们都长大,也足够用。”

陈凡古怪地看着媳妇儿:“宁可青龙高百尺,不可白虎乱抬头。”

“什么意思?”

“风水啊,左青龙,右白虎,西跨院在右边,属于白虎,白虎压过青龙,就会形成白虎煞,对家人不利。”

“你信这个?”许今秋讶异。

陈凡翻了个白眼:“这话说的多稀奇啊,我一个华夏人,不信风水信什么?搬家都还要看黄历呢。”

“西跨院要加高,东跨院就得加高,两边对称才好看。”

“要是东西跨院都高,中院不加高,被夹在中间,也不好看,路过的人都得说一句,这家人有毛病。”

“那你说怎么办?”许今秋郁闷。

陈凡想了下:“不加高,可以加盖,西跨院可以延着东西厢房多盖几间房,足够用的。”

西跨院原本的格局是正房三间、耳房两间、东厢房三间、西厢房三间,重新装修之后,就全部打通。

东西厢房都是三间变一间。

往外延伸,足够再建四间大屋子出来,还能剩下极大的空间。

许今秋琢磨一下,确实可行:“那就这样安排,等过完年,下完雪,就找人过来修建。”

晚饭时,许今秋把事情说了一遍。

家人自然没意见,赵姑娘甚至提议:“要不咱们把整条胡同都买下来,将来孩子们分家,也都在一条胡同里边。”

许今秋白了她一眼:“想什么好事呢?胡同里边,有不少文保单位,还有大杂院,怎么可能全部买下来。”

“不能全买下来,也能买一些。”

赵姑娘看向丈夫:“陈凡同志,你不是最喜欢买四合院,这些年都没什么动静,要不要试试?”陈凡有些心动。

整条胡同拿下来,将来京城热闹起来,自己也能有块清净之地。

这年头,要拿下来也不是不行。

无非是付出多大代价。

当然,像明代故刹广化寺;清代是醇亲王府;作家萧军的故居“蜗蜗居”等肯定不能动。

翌日,陈凡就去找孙少杰。

见到陈凡,孙少杰还有些惊讶:“今儿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什么事儿要劳您亲自跑一趟?”

“少废话,给你送钱来的。”

“陈老板又要投资什么大项目?”孙少杰眼睛一亮,能让陈凡特意跑一趟,投资肯定不会少。

要不然对不起陈老板的身家!

陈凡掏出烟,递上一根,自己也点上:“你要是有大项目,也不是不能投,不过今天是私事。”

“真能投?”孙少杰搓了搓手。

陈凡笑骂道:“项目合适,你什么时候见我迟疑过?”

“回头别不认账就行。”

孙少杰把烟点上,吸了一口:“什么私事要让你亲自跑一趟。”

陈凡吐出烟雾,摸了下鼻子:“这事儿有些麻烦,我打算把整条鸦儿胡同买下来。”

“疯了吧您?”

孙少杰啐了一口:“你家的院子不够你住?你小子手上,还有十几套大型四合院吧?”

“再说那地儿,有文保单位,还有大杂院,住的人多了去,你说买就买,让那些人住哪儿去?”

“甭想了,没戏!”

“没什么事情是钱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是钱不够。”陈凡笑了下,示意他别着急。

又吸了口烟:“我再投资建一个小区当安置房,把人安置过去就行,只要赔偿给够,为什么不行?”

孙少杰哭笑不得:“你这是为啥?有必要吗?四合院的房子很便宜,建小区置换,明显是亏本买卖。”

“哥们有钱,任性,行不?”

“草……”

孙少杰差点被气吐血,不得不感慨,有钱真的可以任性。

在这年头,谁不想住楼房?

四合院看着地方大,生活却不方便,也就陈凡这种,花大钱进行现代化改造,才能舒舒服服地住进去。

其它人早上还要起来倒尿壶呢。

尤其是大杂院,说难听点,就是个破烂地,全家老小挤一块,但凡买得起房的,谁会稀罕大杂院。

也就陈凡把四合院当成宝。

话说回来,改造之后的四合院,住着确实舒心,地方又足够大,尤其适合家里孩子多的。

但有几个人改造得起的?

别说改造的钱,就陈凡家里的空调、电暖气等家电的电费,大多数人都负担不起。

孙少杰吸着烟,仔细地权衡。

文保单位不能动,其它的院子,有些在私人手中,但大多数是大杂院,要腾挪安置的话,也是大麻烦。

对于大杂院住户来说,肯定是件好事,他们不是不想搬,是没地方、没能力搬,陈凡此举无异于解决麻烦。

至于私人手中的四合院,数量很少,也就那么几套,要拿下来也不困难,无非是多赔偿一些钱。

但这里边有个问题,是赔多少?

是私人收购,还是拆迁安置?前者的话,是谈不拢的,大杂院的住户不可能卖。

卖掉房子,一家老小住哪里?

大杂院一间屋子的价格,也就能买两三平米的商品房,卖掉房子,全家老少都得住大马路。

按拆迁的话,就得按政策来。

不是有钱多赔偿就行,你这边把价格提上来,其它地方都得按照这个标准来,要不然以后的拆迁工作都没法干。

把里边的弯弯绕绕,跟陈凡解释一遍:“这事儿麻烦得很,不可能因为你一个人的事,影响整个城市后期的建设工作。”

“没有其它办法?”

“能有什么其它办法?私人的院子好办,你自己砸钱收购就能谈下来,可大杂院……”

孙少杰掐掉烟头,又点上一根:“那就是个炸弹,搞不好就会闹出乱子,我建议还是算了吧。”

陈凡沉吟了起来。

对于赵姑娘的提议,自己还是比较心动的,将来自己一个家族都住在一条胡同里,日子得多舒心。

孙少杰说的也有道理,自己也住过大杂院,对院子里的麻烦事儿深有体会,轻易不能碰。

弄不好就一身麻烦。

可要这么放弃,陈凡也不甘心,这事儿得好好权衡才行。

ps:第一更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