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980笑笑嘲笑鸟

第267章 抢李超人的

第267章抢李超人的

“阿静现在也不差钱,送一些能传家的吧。”

曾阿静说是干助理的活儿,还不如说是干总裁的活儿,无论是露露乐蒙,还是羊城的工厂,基本都是她在管理。

待遇,自然是拉满的。

除此之外,曾阿静手上还有工厂一成的股份,是标准的小富婆。

曾阿黎想了一会儿:“往后整个企业的管理,基本上都要交给阿静,露露乐蒙的股份,也拿一成给她吧。”

“回头你们姐妹俩商量。”

陈凡不在意这些,她们姐妹之间商量着来就行:“先去地下室,给阿静找一些传家的物品。”

俩人先去西跨院,这边一直空着没住人,不过地下室的空间却非常大,将近800平米,水泥层非常厚,也足够坚固。

这边放的都是古玩字画!

当初了2500万美刀购买古玩字画、玉石翡翠,古玩和字画的占比也不少,地下室里已经堆满。

除了一排排架子,还堆着箱子。

看到这里边的东西,曾阿黎不由地翘起嘴角:“回头上古玩市场淘几件好玩意,免得以后被人笑话不入流。”

“怎么说话呢!”陈凡气得脸黑。

这里收藏的都是官窑、宫廷用具,过个十几年,随便拿出去一件都价值不菲,属于精品。

但要说重宝,可能真没有。

这里边的东西都是文物商店运送过来的,限定就是乾隆六十年以后的,自带先天缺陷。

像后世著名的宋代五大名窑、元明青什么的,一件都没有。

仔细想一下,陈凡走向角落,打开一口箱子,里边摆放着不少瓷器,都是当初李红兵留下的。

这里边应该有重宝!

上辈子,张建军靠着这些东西屡次翻身,价值肯定不低,只是陈凡一直没有找人鉴定。

之前其实想找人鉴定的,李秀珍帮忙找人,但对方一听是陈凡,直接就拒绝,给多少钱都没用。

陈凡在收藏圈的名声是臭的!

当初他那篇关于古玩字画真实价格的文章发表之后,被大量的报纸、杂志引用、延伸。

造成的结果就是,老百姓感谢,但收藏圈视他为仇寇。

原本个废品钱就能买到古玩,运气好的话,一两块钱就能买到清三代的御用瓷器。

文章发表之后,大家都没得玩。

现在老百姓都精着,但凡家里有老物件,全都捂得紧紧的,不是着急用钱,根本舍不得卖。

就算拿出来卖,张口也是高价。

而且还不随便卖,都会到处打听价格,想要闭着眼睛捡漏,不是说没可能,只是难度非常大。

文章发表好几年,京城有个姓马的年轻人,还时不时地把陈凡的名字拎出来,一不爽快就要骂上几句。

“缺德缺到姥姥家了!”

话虽如此,但陈凡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功德无量,很多人手上保存着老物件,将来说不定就是翻身的资本。

至于捡漏的玩家圈子,陈凡只能表示,关我屁事!

哥们又不混你们的圈子。

想了一会儿,陈凡决定,回头拿去京大,找个考古系的老教授鉴定,自己在京大,名声还是很好的。

重新盖上箱子,陈凡开始挑选,找了一堆嘉庆时期的粉彩瓶,又拿了两幅字画。

有这些,就够了!

把字画让曾阿黎拿着,自己一手一个瓶:“回头再去东院的地下室,给阿静挑选两套首饰。”

曾阿黎应下,很快又去忙活。

挑选了一套和田玉、一套翡翠的,这几年和田玉、翡翠都在涨价,就是涨幅不大,毕竟国内的经济还没到那个程度。

不过85年开始,涨幅还算明显。

随着大量民营企业成立,以及前些年个体户的开放,国内已经出现一批有钱人。

再过几年,奢侈品就会有市场。

曾阿黎和赵园园都在考虑,找个合适的时间节点,让露露乐蒙和洛神两个品牌进入内地。

前期,也没打算挣钱!

纯粹就是做品牌推广,把贵的属性突出,早早就给消费者留下高端的印象,等经济发展起来后,品牌形象就非常突出。

选好首饰,曾阿黎也不耽误,喊上陈凡一起,就把东西送到隔壁大院,这边都忙着筹备婚礼,关月梅也在这边帮忙。

曾阿黎把妹妹喊过来:“这些是我和你姐夫给你添的嫁妆,这两个瓶,你可收好,别不小心打碎了。”

“谢谢姐,谢谢姐夫!”

曾阿静乐呵呵地收下,在香江待久了,她自然清楚古玩字画的价值,以及未来的升值空间。

姐夫就常说,这些是传家的。

曾阿黎又说:“我跟你姐夫商量过了,回头把露露乐蒙的股份也给你一成,反正以后公司,你得多操心。”

“姐,我可不敢要!”

曾阿静急忙摇头,露露乐蒙可不是几年前的规模,在香江、日韩规模都不小,在欧美市场,也开始崭露头角。

关键是,利润特别高。

毛利率高达60%,是服装行业中当之无愧的第一。

“给你就拿着,活是你在干,你姐还能亏了你”

陈凡开口,把事情定下来,又说:“不过阿静,有个事情,我这当姐夫的,还是要交代你一句。”

“嗯,姐夫,你说!”

“如今你也算见过世面,家里条件好,自己手上也有钱,自然而然的,就会形成女强男弱的局面。”

陈凡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在婚姻关系中,女强男弱会出现很多问题,更需要能够互相理解、包容、支持。”

“尤其是不能把钱看得太重,觉得自己赚得多,拿钱压人,这样的婚姻,往往都很难持久。”

未来妹夫,也是有能力的。

这个年代的研究生,怎么可能会差现在是研二,接下来还要攻读博士学位,前途一片光明。

但人跟人之间,起点是不一样的。

陈凡跟未来妹夫聊过,以后大概率会留校,属于学术型人才,收入注定不可能太高。

曾阿静可不一样,有个好姐姐,还特别大方,上来就是工厂一成股份,如今又有露露乐蒙一成股份。

就算在香江,也是富婆一个!

陈凡就是担心,以后两口子吵架,曾阿静突然就拿钱说事,像妹夫这种有能力的,肯定受不了窝囊气,估计就得散伙。

“你姐夫说得对。”

曾阿黎觉得也是,再好的感情,反复地扯上金钱,最后的结局都不会太好:“这点上,你要学学英姐。”

李红英的第一段婚姻,夫妻二人就是利益太多,双方又都是比较强势的,结果不言而喻。

如今二婚嫁给曹卫东。

曹卫东也是搞学术的,李红英是典型的女强人,但两口子都能互相包容,感情非常稳定。

李红英留在京城陪丈夫的时间,比留在香江的时间还长。

“我是那种人吗”

曾阿静翻着白眼,刘文慧走过来,直接抽了小闺女一下:“你姐夫说的对,就你这脾气,跟小辣椒似的,就怕以后一点小矛盾,管不住嘴,伤人的话就秃噜出来。”

曾阿静悻悻,不敢说话。

亲姐能惯着自己,老娘可不会,从小到大管的就严,收拾自己从不手软,长大后也是一样。

很快,就到了婚礼这天。

两边是商量好的,头一天在女方家里办席,也叫出阁宴,主要宴请女方这边的亲戚朋友。

该说不说,阿静的对象确实不错。

叫张文华,长相气质都不错,脾气也随和,要不是每说一句话前面都要带“姐夫”二字,陈凡包的红包能更大一些。

被一个比自己大三岁的人喊姐夫,别提有多别扭。

倒是曾图强,特别高兴。

两个姐夫,陈凡特招人恨,二姐夫就不一样,脾气特别好,更不会整蛊自己,比陈凡强多了。

最主要是,二姐嫁出去,就没人老揍自己。

感谢二姐夫!

翌日在男方家办席,曾图强把二姐背出门,二姐在背上哭得稀里哗啦的,他则咧着嘴,笑得比谁都开心。

唯一不好的,就是嫁太近。

二姐夫是外地人不假,可二姐有钱,在甘露胡同买了一套三进的四合院,与鸦儿胡同相通,距离不过几百米。

忙活完曾阿静的婚礼,生活又恢复平静,一直到十二月底,陈凡才给周文雅打电话,从日股套现3亿美刀。

把这笔钱打入官方账号,陈凡回内地的第一批投资就全部落实。

前后8亿美刀!

几乎是招商局一年能拉来的外资总额。

为这事儿,孙少杰特意上门感谢一番,这笔资金入账之后,很多技术、设备就有着落。

不过话没说两句,陈凡就赶人。

王八蛋,过来道谢,带着你家六斤半干嘛就是过来气人的。

颜丹青没来,陈凡可不给他面子。

不过孙少杰倒是透露了一个消息,关于港口的项目上边已经进入审核阶段,过完年就会落实下来。

接下来,又是大手笔的投入。

说到港口的名单,陈凡不由地翘起嘴角,名称都很熟悉,都是未来排的上号的港口。

更巧的是,其中几个港口,都是后世李超人的。

不抢都不行!

“过完年,审批立项,估计要一段时间,前期肯定也要砸一大笔钱进去,得想一下,从哪里套钱出来。”

ps:第一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