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需要筹码
第237章需要筹码
作为陈凡的大管家,周文雅比谁都清楚,自己的老板非常看好港口业务,只是港口不像别的产业,可能几年、十几年都不会变化。
港口业务,就跟包租公一样。
只要船进来,就能躺着收钱,陈凡眼馋这一块的业务,不是一天两天,最近没少琢磨,怎么才能拿下港口运营权。
后世的李超人,就是躺着不动,港口每年都能带来百亿租金。
从去年开始,周文雅就一直盯着,也一直没看到机会,现在终于有了消息,葵涌港的4号码头要出售,同时要修建6号码头。
“英伦佬并不想让我们插手港口。”
好消息中就带着这么一条坏消息,港口的运营权从来就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与政治息息相关。
说白了,就是就是大国博弈。
后世很多港口的运营权交替,都会涉及到公司背后的大国,很少会把港口交给“不信任的人”手中。
在英伦鬼子眼中,陈凡就属于这一类人,当初发行《觉醒年代》把英伦鬼子吸血的遮羞布给扯下来,得罪不少人。
尽管当时联合不少地产商给李红英的家族施压,最终让陈凡停止宣传,但事件的影响已经形成。
最近两年,尤其明显!
香江股市崩盘、楼市崩盘、经济下行,一系列的问题袭来之后,类似的宣传时不时就出现,民众自然而然地就恨上英伦鬼佬。
反正这几年下来,英伦在香江的名声是越来越差,一提起英伦鬼子,少不了来一句:吸血鬼!
同样的,陈凡在英伦鬼子眼中也不是什么好人,不夸张地说,就是陈凡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
这样的前提下,怎么可能把港口运营权交给陈凡
哪怕其中一个码头都不行。
“没办法谈吗”
“陈总,真没办法,英伦鬼子在后边施压,海事处根本不敢点头,我几次上门拜访,那边的态度都很坚决。”
“有其他竞争对手吗”陈凡问道。
周文雅摇头,陈凡一下就来气,英伦鬼子这是拿自己当敌人对待宁愿没人要,都不让自己接手
想了一下,对周文雅说:“回头约一下,我亲自去谈!”
陈凡知道这两个码头,后来都会落入李超人手上,不过既然让自己碰上,无论如何不能放过。
生意嘛,还要看手段。
有时候谈不拢,是筹码不够,大不了多付出一点筹码,反正港口生意稳赚不赔,跟坐地户一样。
今年香江经济最低迷的一年,也是拿下码头代价最低的时刻。
周文雅应下,又问:“陈总,已经定好酒店,咱们先安排人入住,还是先安排吃饭”
“先安排入住吧!”
这次带来的人不少,都是在基金会表现出色,要大用的,对于人才,陈凡从来不会小气,直接安排住半岛酒店。
除此之外,房、车都是备好的,只要满足工作年限,那么房子、车子就是他们的,陈凡要求的时间也不多,只要五年就够!
入住之后,陈凡喊来周文雅、余静,还有姜大维、赵立斌、杨淑琴三人,他们都是内地过来的。
赵立斌跟姜大维一样,都是基金会项目管理部的。
赵立斌还有个优势,之前在百货大楼做过管理,有零售这一块的经验,但管理上是不如姜大维的。
杨淑琴是财务!
之前是某大型国企的财务副主任,进入基金会之后,一直都负责财务上边的工作,是个明白人。
陈凡给大家做过介绍,就问余静:“目前我们一共收购了多少家超市,说说具体情况。”
余静拿出打印好的报表,分发给众人,大致介绍起来。
目前手上一共有58家超市,其中有8家是占地3000平米以上的大型超市,其它的也都1500平米以上的中大型超市。
58家超市中有32家超市是带有产权,包括那8家大型超市。
但凡带产权的,收购手段都不光彩。
余静没说,也没必要说,这些都是不愿意出售,是她拿下产权之后,以涨租、不续租等各种理由强迫收购的。
商业本就如此,大鱼吃小鱼!
58家超市联合起来,在香江就是数一数二的零售巨头,准确的说,在八十年代,规模仅次于惠康超市。
“不过账上已经没多少钱。”
余静小心翼翼地看一眼陈凡:“当初留下的1亿美刀,现在只剩下800多万美刀。”
“真便宜!”
听到老板感慨,余静不由地扯了下嘴角,果然财大气粗,说1亿美刀,感受可能不直观,可换成港币就是7.8亿。
现在已经出去7亿!
陈凡却认为超值,今年出去的7亿,等过两年都买不到那32家超市的产权,今年买就是白菜价。
余静继续介绍各家超市的情况,简而言之,就是容易买来的,基本上是不赚钱、甚至亏钱的。
动用手段买的,大多盈利还不错。
陈凡都忍不住咋舌,这娘们果然很现实,老板让她收购,她是真能不择手段,果然是好牛马。
“那就从不赚钱的超市开始整合。”
陈凡拿出方案,让大家讨论,在这种传统行业上,陈凡并没有兴趣搞创新,直接搬别人的模式就行。
哪家最成功
沃尔玛!
除了装修风格,其它的照搬就是,并取名:唐人街连锁超市。
整合也不着急,主要是新兵蛋子太多,陈凡给出一个月时间,让他们办理证件,带团队去欧美学习,把这一套摸清楚。
“除此之外,还要再招一个做过零售行业的高管,余静,回头找猎头公司,宁缺毋滥。”陈凡吩咐道。
“好的,陈总!”余静拿笔记下。
“以后就在一个锅里搅马勺,大家互相配合着来,争取今年之内完成几家店的整合,把经营模式确定下来。”
陈凡笑了下,让大家回屋歇息,只留下周文雅和余静。
“已经收购的超市,剩下的门店产权,能拿下来,就都拿下来,想要出手的人应该不少吧”
“现在的经济不好,楼市又死气沉沉,想出手的很多,就算有不愿意卖的,稍微提价也没问题,就是资金……”余静有些为难。
上次留下的1亿美刀已经用的差不多,需要陈凡再拿出资金,或者把超市拿去抵押贷款。
无论怎么做,都要陈凡点头。
陈凡沉吟片刻,仔细权衡之后说道:“当初投在公司的那笔钱也该动起来,明天让人抛售掉。”
“好的,陈总!”
应下来之后,余静和周文雅就各回各家,翌日余静就安排操盘手交割期货,有了这笔钱进账,资金就足够充沛。
当初陈凡投了3000万美刀,这笔钱可不是注资,而是把钱放在公司代为操作而已,公司可从中赚取手续费。
当时是每盎司500美刀买入,10被杠杆做空黄金,在每盎司375美刀时交割,连本带利就是1.05亿美刀。
随后金价微涨,在每盎司380美刀时重新买入,现在金价已经跌到每盎司350美刀,扣除手续费后,连本带利就有1.8亿美刀。
资金到账之后,余静马上安排收购超市产权,以现在的房价,也不了多少,除此之外,还要继续收购超市。
陈总的目标是打造零售巨头!
至于最后剩下的钱,估计要用到港口项目上,不管英伦鬼子怎么想的,陈凡对港口业务都势在必得。
“你想逼着英伦鬼子低头”
入夜,聊起这个事情,曾阿黎有些惊讶,自家的男人已经这么勇猛要跟一个国家对着来。
“港口生意稳赚不赔,收益还高,现在有机会,没理由不掺和一手,只要拿下几个港口,就又是一份家底。”
曾阿黎挨着坐下:“打算怎么做”
“等周文雅跟那边约好,先过去探个口风,实在不行就来硬的,英伦佬也不是没有弱点。”
陈凡伸手,揽着媳妇儿:“你在羊城的工厂现在怎么样了”
曾阿黎笑了下:“进度挺快的,年底第一期就能投入使用,现在基本上都是阿静在管理。”
到底是亲姐妹。
曾阿静跟对象谈过之后,还是决定过来给姐姐帮忙,小姑娘在社团锻炼两年多,曾阿黎又带了半年,管理能力已经跟上来。
对这些事情,陈凡是不插手的。
当初就说好的,夫妻俩不在一个锅里搅马勺,曾阿黎这边的发展也很稳定、迅速,一切向好。
倒是赵园园这边,陈凡没少操心。
小媳妇儿不止一次想要撂挑子不干,尤其是大把大把的钱烧出去,始终看不到产品,难免心灰意懒,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子。
每次有这样的念头,都会被曾阿黎镇压,也算是一物降一物,陈凡收拾不了她,但曾阿黎一拿捏一个准。
聊了一些商业上的事情,俩人便早早歇着,翌日早上九点多,周文雅又找过来,已经跟香江海事处约好时间,下午就能见面。
说完之后,周文雅小心翼翼地补充一句:“陈总,您还是别抱太大希望,英伦鬼子不松口,海事处就不敢松口。”
泼冷水呢
陈凡白了她一眼:“不管怎么样,谈过才知道,先把马西风找来,早上把地产公司的事情解决。”
ps:第一更到,感谢老铁们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