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980笑笑嘲笑鸟

第180章 英伦鬼子盯上的肉

第180章 英伦鬼子盯上的肉

在陈敏这边停了一会儿,陈凡提着京城特产去老顾家,寒暄了一会儿,开始说起正事儿。

“老顾,电视机厂的事儿,我这边有两个想法,正好嫂子也在,你们两口子商量一下。”

“你说!”两口子对视了一眼。

“第一个想法,就是资金全部我出,给你一成股份,但可以补充一条对赌协议,三年内电视机销量做到 10万台,再给你两成股份。”

老顾讶异,跟妻子对视一眼,不由地面面相觑。

这条件不可谓不丰厚,一条电视机生产线就得上千万美刀,陈凡这等于一开始就送了上百万美刀。

“第二个想法,以后你负责管理,人力占股 20%,剩下的钱对半出,你占股 60%,钱我可以先借给你。”

老顾不由挠头,这小子是真大方。

两套方案各有利弊,确实都不好选,老顾不自觉地看向妻子。

李玉梅自然更看好第一套方案,不用承担任何风险,但她却没有表达出来:“你自己选,无论怎么样,我都支持你。”

老顾皱了下眉头,沉吟了片刻,还是选择第二套方案,虽然风险更大,但收益也更大,自己控股,自己说的才算。

陈凡也倾向于第二套方案,这套方案看似有点亏,但陈凡投资的是人,从来都不是什么电视机厂。

在老顾这边,陈凡根本没想参与经营,把钱扔进去就行,老顾这人有能力,又仗义,这是上辈子得来的经验。

要是换成其它人,别说第二套方案,就算再有能力,陈凡也不可能拿出这两套方案,仗义,才是关键。

有多少朋友合伙做生意,最后因为利益翻脸的?怕是数都数不过来,陈凡也怕碰上这种情况。

但老顾不一样,他那种面对大钱时,一样能够仗义的,这种人在当今社会上,堪称凤毛麟角。

“那就这么定下来,上我姐家吃饭去,以后你们都住一个小区,互相之间也有个照应。”

把老顾一家四口都叫上,把陈敏、孙红玉介绍给他们认识,以后同住一个小区,往来肯定不少。

在这边住了两天,陈凡、许今秋和老顾三人就坐车从罗湖口岸进入香江,曾阿黎开车过来接的。

见到陈凡,曾阿黎上来就是一个热情的拥抱,老顾在一边看着,眼珠子都快瞪出来,小秋就在边上,你这样合适吗?

老顾不自觉地看了下许今秋,这怕是要炸翻天吧?

出乎意料的,许今秋非但没生气,反而也上去跟这个女人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这又是什么情况?

难道这边流行拥抱的礼仪?

“老顾,介绍一下,我媳妇儿曾阿黎。”陈凡没什么不好意思,两个媳妇儿都不能藏着掖着。

真要那样,对曾阿黎就太不公平。

“顾哥,你好,以前在京城就没少听陈凡说起你。”曾阿黎爽朗一笑,朋友面前,她可不会拿出高冷的姿态。

打过招呼之后,曾阿黎就招呼大家上车,老顾悄悄朝陈凡竖起拇指,今儿他算是服气了。

这小子竟然有两个媳妇儿?

还都长得跟天仙一样。

更过分的是,两个媳妇儿竟然能和谐相处,要是别人,哪怕在外边养一个,一旦被发现,也得闹个鸡犬不宁。

汽车来到浅水湾,这趟过来要借住在李红英家,之前租的豪宅已经退掉,曾阿黎和赵园园也都搬回这边。

陈凡也不放心让她俩单独住外边,八十年代香江治安可不好,古惑仔、大圈仔……乱七八糟的一大堆。

这种混乱影响的不止是底层民众,对于富豪都有影响,八十年代被绑架的香江富人可不少。

八二年开始,楼市崩盘,经济下行,治安问题更加突出,李红英现在出门都要带着保镖,就怕一些人铤而走险。

“宝宝,叔叔抱一下。”

王春雨去年生了个大胖小子,陈凡当时还特意飞了一趟香江,送了一个金镶玉的长命锁。

现在已经过了周岁,能蹒跚着走两步,虎头虎脑的,也不怕生,任谁过来都能抱一会儿。

把小家伙抱起来,陈凡从兜里摸出一块翡翠玉佩,直接给挂孩子脖子上,颜色鲜艳的东西,还是挺招小孩子喜欢的,抓起来就要往嘴巴里塞,不过牌子足够大,也不怕他吃进去。

“晓晓,这块给你。”陈凡从口袋里又摸出一块,俩家处得都跟亲戚一样,用不着包装盒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随意就行。

顾晓晓高兴地收下:“谢谢陈叔!”

“你就不能喊哥?”

陈凡一头黑线,这丫头已经十六,自己也才二十,而且她喊许今秋、曾阿黎、赵园园她们,都是喊姐的。

顾晓晓嘿嘿,就是不改口。

已经喊习惯了。

陈凡喊自家老娘叫姐,喊老舅叫哥,自己可不得喊叔,至于陈凡听了不舒服,那是他自己的事儿。

收了礼物,顾晓晓也不搭理陈凡,拉着许今秋,几个姑娘家凑一块聊天,不比跟大人在一起有意思。

李红英白了闺女一眼,招呼大家坐下喝茶,陈凡仔细看了下,打趣道:“英姐,最近气色好很多啊。”

李红英瞪了他一眼,这小子就没憋好屁,想看自己热闹呢?自己都三十大几,快奔四的人,还怕他看热闹?

看上了就追,李红英可不含糊。

自从去年认识曹卫东,已经一年时间,已经确定恋爱关系,两边的孩子,也没什么意见。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住的问题。

住京城,还是住香江!

曹卫东放不下京大的工作,自己放不下香江的事业,现在俩人愁的就是这个,一时半会儿,也没个解决方案。

压下这些思绪,李红英先把茶泡好:“听阿黎说,你们这趟过来是打算注册一家电视机公司,然后回内地办厂?”

“是这个打算,用外资的身份回去,能避免不少麻烦。”

陈凡也没隐瞒,顺带着介绍一下老顾:“到时还得你这边帮忙介绍一下渠道,看能不能引进生产线。”

“这事儿我还真帮得上忙。”

李红英喝了口茶,沉吟道:“今年的情况你也清楚,很多企业贷款进入楼市,楼市一崩盘,企业就撑不住了。”

“香江这边也有几家电视机厂,或多或少都出了问题,与其新注册公司,再建厂,还不如直接收购一家。”

“有合适的?”陈凡追问。

“肯定合适,出问题的厂家,资金都押在楼市,还欠了银行一大笔贷款,再还不上钱,只能被清算。”

李红英叹了口气,又道:“今年很多企业都被害惨,英资现在也盯上一些优质企业,正打算压价收购,如果你愿意收购,肯定比你买新的生产线省钱。”

“生产线合适吗?”陈凡又问。

“别小看这些电视机厂,生产线都是小鬼子那边引进的,我知道的有一家,投入使用还不到半年,都是最先进的。”

“找个时间去看看?”

“这家确实准备出售,之前欠了汇丰一大笔钱,英资跟汇丰联手施加压力,价格压得很低,要买入还是很简单的。”

“真特么脏!”陈凡吐槽。

骂的是汇丰,还有英资,借用银行催收压低价格,确实能迫使企业就范,但这手段可不光彩。

李红英笑道:“资本主义社会,这种事情见怪不怪,那家电视机厂的老板,我也认识,你要有兴趣的话,可以约出来聊一下。”

“工厂规模多大,差不多要多少钱?”

“规模可不小,在香江都能排上号,一共三条生产线,都是彩电生产线,两条是 78年引进的,还有一条是去年底才引进的,至于价格,现在买肯定是捡漏。”

ps:二更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