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980笑笑嘲笑鸟
第三十二章:再次投稿
小
大
许长青这一喊,动静可不小。
曾阿黎和赵园园出来了,俩人的父母也都跟出来凑热闹。 “阿黎、园园,秋儿谈对象的事儿,你们都知道吧?” 曾阿黎点了点头,又看到许今秋投来求助的眼神,暗暗好笑,许叔这是要打听人了,该怎么跟许叔说呢? 陈凡这人可不好介绍。 贫嘴、油滑、套路多、颜狗、霸道……标签太多了,单拎出一个来,许叔都能拿着菜刀跟他拼命。 想了一会儿,曾阿黎组织好语言:“许叔,我们都见过了,挺好的一小伙子,对秋儿也很真诚。” “真的?具体说说。”许长青说道。 曾阿黎倒也没隐瞒,把陈凡的工作、收入、家庭都说了一遍,顺带着,把在三河发生的事情也说了。 咋一听,还真不错。 作家、高收入、家庭简单、能护着许今秋…… 至于陈凡嘴贫、油滑、套路多、颜狗、霸道……这些标签,曾阿黎是一个字都不提。 不说,就代表着没说谎! 许今秋暗暗朝她竖起拇指,还得是大姐靠谱,深谙语言艺术。 许长青人老成精,怎会听不出曾阿黎只讲好的。 “阿黎,你可不能光讲些好的,秋儿是你妹妹,这要碰上个不靠谱的小混蛋,以后不得吃一辈子苦头。” 曾阿黎讪笑,给了许今秋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许叔,我这不是先讲好的,接下来咱们就讲讲不好的。” “要说陈凡这人吧,小毛病还是挺多的,园园跟他接触比较多,了解也多。园园,还是你来说吧。” 赵园园闻言,瞪大了眼睛,好人全让你做了,坏人就让我来? 曾阿黎同志! 我可是拿你当亲姐的! “那啥……陈凡还是挺好的,就是套路比较多,没其它毛病。” 顶着大伙儿好奇的目光,赵园园又小心翼翼地看了下许今秋,给了她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 见许今秋捂脸,赵园园这才把陈凡怎么通过送吃的和纸条,把许今秋给钓出去的事儿说了一遍。 “还真是个老家雀儿。”许长青哑然,这小子倒是好手段。 “老许,你这未来姑爷全身上下八百个心眼子啊,将来怕是能把你也套进去。”曾父曾弘文打趣道。 “什么未来姑爷,我还没同意呢。”许长青哼道。 “爸……” “姑娘啊,你曾叔说的没错,这小伙子心眼太多了。” 许长青拦住要撒娇的闺女,哼道:“就说给你送吃的这事儿,表面看着是想钓你出去,实际上是看你人品呢。” “你要光把肉吃了,不搭理他,用不了一个星期,估计他就不会再送了,只会觉得这姑娘人品不行。” “可你要出去,那他就得逞了,尤其是你还还钱了,人品三观都正,那他就觉得自己赚大了。” “这小混蛋,就是个人精!” 许今秋闻言愣了下,以前还真没想这么多。 “老许,这不挺好的,小伙子精明点才好,以后秋儿才不会让人欺负了,我就喜欢这样式的。”曾弘文莞尔。 赵父赵大力也在一边打趣道:“老曾这话没错,精明点好,这种人往往是能成事的,只要人品好就行。” “我就怕他把精明的劲儿,全使咱秋儿身上了。” 许长青挠了挠头,使劲地抽了几口烟,懊恼道:“园园,你接着说,看看这小伙子还有啥问题。” “还说啊?” 赵园园看了下许今秋,爱莫能助地耸了耸肩膀,把陈凡嘴贫、油滑、霸道等缺点,都一一说了出来。 但都是美化着说的,也都不是什么人品问题。 无伤大雅的那种! 曾弘文听完之后,忍不住大笑起来:“我倒是挺好奇这小伙子的,秋儿,哪天带回来,叔给你把把关。” 赵大力打趣道:“是该好好把关,这小伙子要是诚心对咱秋儿,那就是顶好的对象,可要不诚心,那就是个祸害。” 许长青抓了抓头发,自家闺女谈了个什么对象啊。 说他不好吧,好像也不是什么毛病,工作体面,收入又高,对自家闺女也挺好的,没什么大问题。 要说他好吧,又小毛病一堆。 “爸,我明天去他家?”许今秋小心翼翼地看着父亲。 “你搁这先斩后奏呢?” 许长青郁抑了,这闺女怕是留不住了:“去也行,下周你把人带回来,我得见见,咋感觉那么不靠谱呢。” 许今秋吐了吐舌头。 陈凡那人的确很难评价,不是传统意义上家长喜欢的类型。 许长青看了下闺女,叹了口气,又朝李秀珍说道:“媳妇儿,下午你带秋儿去买伴手礼,不能让人看轻了。” 李秀珍嗯了一声,拉着闺女又问了起来,曾母、赵母也都加入进来,一群女人聊得还不起劲。 只有许长青是郁闷的。 任谁家的小白菜被猪拱了,心情都不会好的:“老曾、老赵,走着,咱们老哥三上外边喝几杯。” “妈,这边闹啥呢?” 陈凡整理好稿子要出门,才走到中院,就被这里的动静吓到了。 满满当当的,二十来人,都挤这儿看热闹呢,里边传来王大妈的大嗓门:“那咋的,我都道歉了,你还想怎么样?” “还不是你整出来的。”关月梅白了儿子一眼,噗嗤就笑了起来。 陈凡一头雾水,昨儿回来之后,自己就窝在后院写社评,没跟人说过话,咋还能跟自己有关呢。 再说了,王大妈何许人也? 胡同里的大喇叭,专门传闲话的,但凡她知道的事儿,不用半天时间,半条胡同就都知道了。 对这种人,陈凡躲还来不及呢。 “你王大妈的口头禅是什么?我都是为你好,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天天跟她儿子这么说,这不就炸了。” “合着,还真跟我有关啊。”陈凡苦笑,又是道德绑架。 说“我都是为你好”的,就是试图通过声称自己的行为是出于关心和关爱来操控你的决定。 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的,一样是试图夸大自己的付出或权威,以在争论中获得上风,从而操控你的决定。 说这话的,往往是家人、亲人。 “以后少写这些文章,这些天院子里因为道德绑架的事儿,都吵好几次了,小心他们找你评理去。” “……” 陈凡打了个哆嗦,我写社评就是给媳妇儿出气的,你们吵架跟我有啥关系?找我评理,我管得着吗? “妈,我先走了。” 陈凡转身就走,丝毫不带犹豫的,生怕慢一秒就有人找他评理。 走到胡同口,叫了一辆三轮车就直奔人民报。 李海洋今天是照常上班的,热情地把陈凡迎进去,最近这几天,他可是神气了,都不用别人道德绑架,他就主动出击了。 碰上以前那些道德绑架过他的,他就拿着陈凡的社评跟人讨论。 都不用明说,光讨论就行。 可在别人看来,那叫一个阴阳,偏偏还让人说不出话来,只能一个劲地点头,说:“嗯,没错,就是这个理儿……” 自从秃了后,李海洋就没这么爽过。 “李哥,我又来投稿的。” 陈凡把稿子拿出来,上边的标题是:挨打要立正,拒绝无效道歉。 稿子的开头就是三河农机厂的道歉模式。 领导给领导打电话,转告一下“受害人”,这样的道歉方式,就是借领导的势压人,是没有诚意的道歉。 文章的重点,也不在这里。 重点在于无效道歉的种类、方式,和引起的不良风气。 李海洋拿着稿子,看到里边的详细举例的种类,一种种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跟着就又上头了。 好家伙,老子又是受害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