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我国对转基因的审批比感冒药上市还严格

在宁静的辽宁省桃源村,王老汉正蹲在自家田边,望着茁壮成长的庄稼,满心欢喜。这片土地承载着他的希望,也是他大半辈子的心血。

这时,村里来了一群农业专家。走在最前面的是高福,现任浙江大学大健康学院院长 、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旁边跟着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中国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导黄大昉,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祯、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和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

他们此行是为了推广转基因技术,希望能让村民们接受这种新型的农业科技,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王老汉看着这些穿着朴素、气质不凡的专家,心里满是疑惑。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朝着专家们走去。

“几位同志,你们说的这转基因,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俺们种了一辈子地,可都是靠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这新东西,能靠谱吗?”王老汉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担忧和不信任。

高福微笑着走上前,语气温和且耐心地解释道:“大爷,您先别着急,听我慢慢说。这转基因技术,其实就是科学家们像在一个大图书馆里精准地找到对农作物最有益的基因片段 ,然后把它放到需要改良的作物里。比如说,有些基因能让庄稼不怕害虫咬,有些能让它们更耐旱、耐贫瘠。就好比给您的庄稼穿上了一层超级防护服,既能抵御外界的侵害,还能让它们长得更壮实。您想想,要是庄稼都健健康康的,收成肯定比以前好很多。而且,这可不是随随便便乱改的,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实验,经过无数次的验证,才确定这些基因的改变是安全有效的。就拿医学研究来说,我们研发新的药物也要经过大量临床试验,转基因技术也是如此,经过层层把关,才会考虑推广应用。”

王老汉挠了挠头,提出疑问:“可这基因都改了,吃进肚子里,真的没事?俺们祖祖辈辈吃的可都是天然的粮食。”

这时,陈君石接过话茬:“大爷,您放心。我是研究食品安全的,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在安全性上是等同的。全球已经有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案例,都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且我们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非常严格,从研发、生产到上市,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检测和审批流程,就是为了确保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您想想,我们每天吃的很多加工食品,里面也添加了各种东西,不也都经过严格监管,保障安全后才让大家食用的嘛。”

黄大昉接着补充:“大爷,现在全球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和应用转基因技术,这已经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了。我们国家也投入了很多科研力量在这上面,像我们研究出来的抗虫棉,不仅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还大大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长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带领团队鉴定克隆了很多新型基因,应用到作物上效果显着。就拿咱们国内的棉花种植来说,以前棉铃虫肆虐,农民们辛苦劳作还收获不佳,自从用了转基因抗虫棉,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许智宏也点头说道:“没错,大爷。从植物生理的角度来看,转基因只是改变了作物的某些特定基因,并不会改变作物的本质和营养成分。而且我们已经在实验室和实际种植中进行了大量观察和研究,都证明转基因作物是可行且安全的。我在植物发育生物学等领域研究多年,发表了很多相关的论文和着作,对这方面非常了解。就像我们培育新的植物品种,传统方法也会筛选优良性状,转基因只是更精准、高效地实现这一过程。”

朱祯在一旁认真地说:“大爷,转基因技术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因为它能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让我们的土地更健康,也能减少对水源的污染,这对我们子孙后代都是有好处的。我们研究的一些转基因作物,在减少化学药剂使用的同时,还能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和产量。”

柯炳生诚恳地表示:“大爷,我们来就是想帮助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转基因技术真的能给农业带来新的生机,提高大家的收入,保障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现在农业面临着很多挑战,人口增长、气候变化,转基因技术能很好地应对这些问题。我在农业领域工作多年,深知农民的不易和农业发展的需求 ,这项技术真的能带来改变。”

王老汉沉默了好一会儿,抬头看着天空,似乎在权衡着什么。过了许久,他叹了口气:“俺们农民,就靠这土地吃饭,容不得半点闪失。不过,既然你们说得这么有道理,俺也愿意试试。但要是出了问题,你们可得给俺们负责。”

高福等人相视一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高福握住王老汉的手:“大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全程指导,确保万无一失。转基因技术一定会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从那以后,王老汉的农田里种上了转基因作物。在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他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种植和管理。日子一天天过去,庄稼茁壮成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茂盛。

收获的季节到了,高福等专家又来看望王老汉。

此刻,王老汉看着满仓的粮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终于相信,转基因技术真的能为农民带来希望,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王老汉突然一拍大腿,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凑近人群:“对了!俺在手机上看那些自媒体说,不管国外还是国内的转基因都没法确定安全……你们都是大专家,这话能信不?”他浑浊的眼睛里有点无奈,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裤腿上的补丁。

高福闻言收敛了笑意,神情严肃起来,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文件副本:“大爷,您看这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我国对转基因的审批比感冒药上市还严格。转基因作物要推广种植,得先在咱们的地里种10几年,做环境安全、食用安全等七大类600多项检测,比唐僧取经的关卡还多。还有进口的美国的转基因大豆,想进中国市场,得先过了咱们农业农村部的‘安全考试’,光检测报告就有半人高。”

他翻开一页数据图表:“您瞧这组数据,咱们国产的抗虫棉已经种了20多年,农药使用量减少了70%,棉农中毒率从每年50%降到3%。去年咱们实验室跟踪检测了500万个样本,没发现一例安全问题。再说国外批准的转基因作物,比如黄金大米,在菲律宾做了12年田间试验,维生素A含量比普通大米高3倍,能预防儿童夜盲症,这些都是有国际权威期刊背书的。”

黄大昉从行李中掏出一本厚厚的画册,翻开来,说道:“大爷您看,这是阿根廷农民用转基因玉米的对比画面。左边是传统玉米,被草地贪夜蛾啃得只剩杆;右边是咱们合作研发的抗虫玉米,颗粒饱满得能砸脚。国外的技术只要通过咱们的安全评估,和国产的一样靠谱。就像汽车,不管是德国造还是中国造,符合咱们国家标准才能上路。”

许智宏推了推眼镜,语气柔和却坚定:“自媒体为了流量常断章取义。比如网上传‘转基因导致老鼠减少’,其实是那篇论文用了远超正常剂量的饲料,就像让人每天吃100个馒头撑出病,不能怪馒头有毒。咱们国家推广的转基因作物,都是经过农业农村部转基因安全委员会几十位院士级专家反复论证的,比您挑种子还仔细。”

王老汉盯着屏幕上金黄的玉米穗,嘟囔着:“可……可这毕竟是外国的东西……”

柯炳生拍了拍他的肩膀:“大爷,咱们国产转基因大豆‘中黄6106’刚通过审定,抗虫又耐除草剂,比进口的更适应咱们的黑土地。就像咱们的杂交水稻,一开始不也被质疑‘违背天道’?现在不都成了国之重器?技术不分国界,但粮食安全要牢牢的攥在自己手里。您放心,咱们推广的每一粒种子,都带着‘中国身份证’。”

高福将文件轻轻合上,目光扫过田垄间新抽的嫩芽:“科学就像这春天的种子,总得有人敢播第一粒。等您秋天收了粮,要是觉得好,咱们明年就把村里的地都换成咱自己的转基因品种,让乡亲们都尝尝‘中国芯’的甜头,咋样?”

王老汉望着远处翻滚的绿浪,忽然蹲下身捏起一把土,在指缝间慢慢揉碎:“俺爹说,地不会骗人。你们要是能让这土长出金豆子,俺就给你们当‘传声筒’,挨家挨户说这转基因的好!”

众人轰然笑起来,高福弯腰帮老人拂去膝盖上的泥土,远处的炊烟正裹着新翻的泥土香,在晴空里织出一片暖融融的云。

(写于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