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武圣长鲸归海

第208章 法相之说,世间七尊法相真人!

第208章法相之说,世间七尊法相真人!

永昌皇帝驾崩之事,疑点重重。

不过蔡抗也自然没理由诓骗郑均,而且他的伤势也做不了假,因此郑均对此事倒是颇为信任。

在室内聊了一会儿之后,郑均与蔡抗二人,便一起走出了星辰密室。

而星辰密室外,负责看守的蔡家老者脸色骤变,手中罗盘指针疯狂颤动,原本充盈的星辰之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稀薄下来,不由得目瞪口呆:“这……这怎么可能,这星辰之力又被姑爷给吸干了”

想到这里,这蔡家老者的脸色登时不善了起来。

所谓再一再二不再三,郑均天天这么吸,他们蔡家以后的子弟又去哪里来练习‘飒沓流星’

一次也就罢了,这都第二次了!

每次刚刚蓄满了星辰之力,这姑爷就过来吸纳了个干净,等下一次蓄满之后,姑爷岂不是还要来

所以,这名蔡家老者觉得,自己是时候好好去寻姑爷理论理论了!

蔡家老者怒气冲冲地赶来,正欲开口质问,却猛然发现郑均身旁站着的竟是蔡抗,他顿时僵在原地,满脸的怒意化作惊愕,随即慌忙躬身行礼:“老……老祖!您回来了!”

蔡抗神色淡然,目光扫过老者手中的罗盘,又瞥了一眼星辰密室的方向,似是早已洞悉一切。

便随意挥了挥手,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些许星辰之力,不过外物罢了,何须计较你且退下吧。”

“是!”

老者闻言,额头沁出冷汗,连连点头称是,再不敢多言半句,心中暗惊:“老祖竟然回来了,莫非是今州出了什么事情若非如此,老祖怎么会归来”

想到此处,他再不敢有半分不满,躬身退到一旁,目送二人离去,直到背影消失,才长舒一口气,擦了擦额角的冷汗。

但这蔡家老者的心里,却已经确定了一件事情。

今州,定是出了大问题!

否则老祖,是不会回来的!

“……”

与郑均交涉过后,蔡抗也没有拖泥带水,而是准备直接接管博州一切,准备开始全力动员起来,将博州的所有通窍武者尽数集中起来。

博州通窍,大概在三十余名左右,与岚州区别不大,甚至还要略多一些。

这等实力,再加上元丹武圣境界的蔡抗坐镇,就算是三王没有分歧,一起来攻打博州,只要蔡抗当个缩头乌龟一味防守,至少也能支撑一段时间了。

而郑均本人,则是开始思索起当前局势。

如果永昌皇帝真驾崩了的话,那确实有些难搞。

虽然郑均对蔡抗表面说的头头是道,但这样操作的风险也不少。

万一其他异姓元丹不愿意这么搞呢

而且只是单纯自己去驰援神京,也太过于冒险了些。

与公羊瑾、房冀交战,郑均有不小的把握,毕竟再怎么强悍,他们也只是通窍武者,自己有十足的把握。

但如今,包围神京的却是秦王,那是一尊货真价实的元丹武圣。

郑均先前同元丹武圣交过手了,那西狄大祭司的实力确实让郑均有些心有余悸。

更可怕的是,西狄大祭司在元丹武圣之中,并非是什么强悍之辈,只是平平无奇的存在。

在西狄的三尊元丹武圣里,实力最强者自然是大单于挛鞮氏,次之则是执掌匈奴军事行动,主持对西方作战的日逐王呼衍氏。

最后,才是执掌祭祀天地之能的大祭司沮渠氏。

而秦王在神武皇帝诸子之中,绝对是能征善战的表现。

秦王、赵王、燕王、晋王这样坐镇边塞的王,绝对要比魏王、韩王这些远离边陲的王要更有实力。

“呼”

郑均呼出一口气来,如今之计也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吧。

若是没有什么变故的话,自己现在的实力不足元丹,定然会被视为一块肥美多汁的肉块,被群狼环伺。

想到这里,郑均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独立檐角,望着紫微星旁新生的赤芒若有所思。

而就在此时,郑均忽然察觉有人靠近,抬眼望去,却见李昭婉捧着星盘正怯生生地朝着郑均走来,见郑均望来,便停下脚步,站在三步外:“你……是在忧愁接下来该当如何吗”

不等郑均答话,却听见李昭婉继续婉转道:“蔡家的这位老祖回来,大家都在传是今州出了问题,你若是犹豫,可来投奔我父王,我父王对青年才俊欣赏至极,若是你来投奔我父王,助我父王成就大业,荣华富贵必少不了你的。”

“如此,我也能……”

说到这里,李昭婉没有继续答话,但其中的意思尽在不言中。

望着李昭婉扭捏的姿态,郑均不由轻笑一声,张口道:“胜负未可知,韩王殿下还是考虑考虑怎么和魏王、齐王争雄吧。”

蔡抗确实有些乱了阵脚。

韩王、魏王、齐王肯定会为了战后的问题进行一次分割,齐王方面有秦存海的压力,韩王有收复失地的压力。

只有魏王,并不算是太过于有压力,但也得考虑清楚要消化战果,将永昌皇帝遗落的军械以及俘虏总结一番,然后协助韩王南下,消灭彭州的残兵。

彭州之地,岳国公舒卫渊大概率是逃回此地,重振旗鼓。

对于魏韩二王来说,收复韩国老家比北上开辟新战场更重要,所以其实还有不少缓冲时间。

现在唯一要注意的是,会不会有其他人来落井下石,趁着永昌皇帝陨落,前来进犯。

郑均现在还没有落魄到要向韩王称臣的地步,所以对于李昭婉的提议,郑均也是直接否决了。

而李昭婉闻言,脸上不由流露出一抹失落之色。

不过还未等这失落袭来,郑均便已经靠近在李昭婉左右,香气飘入鼻息,郑均直接伸出手来,贴近了李昭婉的娇躯。

“嗯”

李昭婉骤然感觉到郑均的手掌,登时娇躯一震,接着便嘤咛一声,抬头望向郑均,露出一双凤眸。

只不过这次的凤眸倒是没有以往的那般孤高傲气,而是柔情似水,脸颊粉黛如玉,刹那间的风情让郑均不由兴致大起。

紧接着,李昭婉便眨了眨柔情的凤眸,低声道:“今朝失身于你,你又不肯入我父王帐下做事,可真叫本郡主好生苦恼……”

说话间,李昭婉轻抬白皙胜雪的诱人玉臂,修长的手指缓缓游移,落到了胸前,轻如嘤咛耳语:“本郡主亦是知晓你的雄心,既不肯为我父王做事,本郡主只求你一件事,若是如此,一切依你。”

声音柔媚入骨,如黄鹂一般千娇百媚,宛如纤纤玉指拨动琴弦,引得余音荡漾,在人心尖儿撩拨起阵阵酥麻之感。

尤其是从李昭婉的口中说出。

虽然先前李昭婉暂时屈服在郑均‘淫威’之下,还绣了荷包,但处处都是小辣椒似的样子,丝毫没有杨潇那般顺从。

如今李昭婉摆出这般姿态,倒是让郑均以一种‘驯服’了的心态。

“什么事”

虽然李昭婉这一幕让郑均龙颜大悦,但若是什么‘永不篡周’之类的话语还是免开尊口了,郑均也没有被迷惑到这种样子。

若是会因为女人的一句话而放弃当皇帝,郑均只能说这人脑子瓦塔了。

说罢,郑均便毫不犹豫,直接搂住李昭婉,随意探索。

李昭婉虽然娇躯轻颤,但并没有打算终止郑均的动作,对于这等姿态,她也是十分抗拒,但因为请求,也不得不如此。

李昭婉近乎与郑均脸贴着脸,贝齿轻咬红唇,低声道:“我毕竟也是皇室中人,倘若有一日你败了,可否熄了那争霸天下的心思,专心辅佐我父王我父王素来礼贤下士,我会从中周旋,定会让你成为大周的栋梁。”

“倘若,有朝一日你真做到了改朝换代,只希望……只希望你能够宽恕我大周皇室,行上古时期的‘二王三恪’之礼,莫要学我大周的神武皇帝。”

此方阎浮大世,曾经也是严格的遵守‘二王三恪’之礼。

所谓‘二王三恪’,就是封前代王室后裔爵位,称为二王后、三恪,给予王侯名号,赠予封邑,祭祀宗庙,以示尊敬,显示本朝所承继统绪,标明正统地位。

换句话说,就是封前朝皇室一个闲散的爵位,让前朝皇室不至于沦落到去要饭。

本来,大伙都严格遵守这项标准,然后直到大周神武皇帝的时候坏了规矩,到处追杀前虞皇室,杀得前虞皇室可以说是鸡犬不留,嫡系全无。

对此,其实也可以理解。

毕竟前虞皇室的熠日流光有点bug。

别人修行数百年才能晋升的境界,前虞的皇室成员凭借‘熠日流光’可以轻松斩杀妖兽,吞服内丹晋级,极大的缩短了修行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大周神武皇帝得了天下之后,自然是寝食难安,生怕给这前虞余孽一点时间,这群余孽就卷土重来了。

所以,神武皇帝才把他们杀了个干净。

李昭婉很担心这件事。

因为最近博州、岚州一带有所传闻,说是自家的这位良人,精通前虞皇室神通,疑似前虞皇室中人。

故,李昭婉才会提到此事。

而听到了李昭婉的话语,郑均不由为之一怔。

啊,就这啊。

我还以为什么条件呢。

“可以。”

郑均沉吟片刻之后,当即道:“若是我败亡,定投韩王;我若夺取天下,来日李氏,必得安乐公、归命侯!”

听到了郑均的话语,原本精神还算紧绷的李昭婉瞬间绷开了弦,身子一软,彻底瘫倒在了郑均怀中,对着郑均嘤咛轻喘:“若是如此,今夜……无论夫君想要作甚,本郡主一切都依了夫君。”

听到了李昭婉的话,郑均也没有丝毫犹豫,直接上前,用一双邪恶的大手将李昭婉揉成了面团。

李昭婉见此情况,不由脸色泛红,见郑均已经将其扛了起来,当即惊呼出声:“你……你,想要在这里”

“当然不是……你若想在这里,我没意见。”

“不可以!回,回屋去……”

……

一夜过后,郑均春风得意。

彻底征服了小辣椒,倒是把永昌皇帝之死造成的阴霾吹去了大半。

“永昌皇帝安息吧,我已经狠狠的惩治了韩王的同党,记得在天上保佑一下我。”

郑均在心中默默想着,同时也踏出了房门,去寻蔡抗交谈大事。

博州城昨夜全面戒严。

但蔡抗老祖回来的事情无数人都知晓,毕竟蔡抗狼狈逃跑的时候,可是没有隐藏踪迹,因此南方的长阳郡等诸多军民早就看到了蔡抗的身影。

毕竟元丹武圣全力逃命,引发的异象想不看到都难。

所以,这消息迟早会走漏的。

所以郑均现在也要和蔡抗交谈一番,看看能不能利用这个信息差,做点事情出来。

一念至此,郑均便迅速朝着蔡家议事厅走去。

议事厅内,檀香袅袅。

蔡抗负手立于窗前,望着院中那株百年古松,目光深邃。

听到脚步声后,蔡抗回头望去,见郑均龙行虎步而来,不由露出一丝感慨之色。

此刻的蔡抗,已经不复昨日狼狈模样,一袭白袍,看着颇有一种世外高人的模样。

“郑小子,还记得数年前初见你时,你不过是个外罡境的小辈。”蔡抗摇头叹道,“如今竟已是通窍五境,这般修行速度,怕是只有上古神话时代那些天骄才能比拟了。”

说实话,蔡抗的心情着实是有些复杂了。

选择郑均的时候,他们想着的是天下将会陷入长达数百年的动乱,如此,将郑均推到台前,岂不美哉。

如果有别的什么说法,他们也能够将郑均这尊天骄收入麾下。

但没想到,郑均有些太天骄了。

根据蔡抗的设想,现在郑均应该是刚刚突破通窍才对。

怎么就通窍五境了

这修行速度,确实是有些吓人了。

以至于蔡抗神情复杂至极。

郑均闻言,微微一笑,拱手道:“老祖谬赞了,晚辈不过是运气好些,得了些机缘罢了。”

蔡抗目光复杂地看着郑均,忽然笑道:“你这小子,倒是学会谦虚了,不过……”

言语之间,蔡抗的话锋一转,神色凝重起来:“眼下局势,可不是谦虚的时候。”

郑均也收敛了笑意,正色道:“老祖所言极是。”

蔡抗点点头,走到案几前,手指轻敲桌面:“你昨日说的那个提议,老夫思来想去,确实可行。不过……要说服卢家那个老狐狸,可不容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郑均张口笑道:“卢家的那尊老祖,如今也有四百余岁了,想要说服他,定要从大局出发……卢氏当前的困境,并非是称王称霸,而是青黄不接。”

“卢氏除却老祖卢正林之外,竟无一尊通窍五境,更不要论处有机会突破元丹的子弟,家主卢群严,也不过是通窍四境,卢氏老祖最担忧的就是待他百年之后,子孙后代之事,卢氏能否继续坐镇宣州。”

“我们可以从此入手,许诺为其培养子弟,永镇宣州。”

郑均的声音平淡,而听到了郑均的话语之后,蔡抗也微微颔首。

卢老鬼目前的忧虑确实如此,但卢老鬼凭什么相信他们的承诺

毕竟在如今的天下,承诺是最没有用的东西。

“唉,此事暂且不提吧。”

蔡抗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博州暗流涌动,郑小子,你过些日子就会启程南归吧南归至广义郡时,立诛蒙逸贤!”

“此人乃是魏王旧部,此番听闻今州大败,怕是要动心思了。”

“蒙逸贤”

郑均想了想,此人正是广义郡郡守,修为乃是通窍初境,当即道:“请前辈放心,顺手的事儿。”

对于郑均而言,斩杀一尊通窍初境确实是顺手的事儿,没有任何难度。

见到郑均如此,蔡抗点了点头,进而忽然道:“老夫观你神色内敛,修为精进了不少,最近应是想要图谋五行合一,踏入半步元丹吧”

“老祖慧眼。”

郑均点头称是,接着便诚恳道:“不知老祖可有秘法教我”

蔡抗毕竟是元丹武圣,请教一番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如果有什么突破秘籍、心得什么的,赶紧给我来点,我突破元丹之后,大家才能更好的守望相助啊。

“老夫确实有一些心得,不过这都不是重要之事。”

蔡抗摇了摇头,深吸一口气,低声道:“你可知,当今天下法相高人为何不参与那大位之争”

“嗯”

听到蔡抗的话语,郑均不由坐直了身子,对着蔡抗拱手请教:“属实不知,还请前辈解惑。”

不仅不知道,郑均甚至都不知道目前天下有几位真武法相之境的高人呢!

“原因很简单,全因‘法相’之说。”

蔡抗深吸一口气,张口道:“世间法相,皆有定数,一旦凝聚法相,便注定走这一条路线,无法更易路线,对于法相真人而言,这天下之主的法相,自然对他们没有用了。”

什么意思

郑均不由为之一怔。

“元丹武圣想要突破真武法相之境,就必须要选择一条凝聚法相的‘道’,每一尊法相都是具有唯一性,若是已经有主,则选择此‘道’只有死路一条。”

蔡抗继续道:“大部分的法相之路都是十分陌生,需要自己慢慢摸索,但争霸天下,成为天下之主,凝聚天下地脉修行,可以凝聚出代表天下之主的天帝法相,这是目前已知最明确的‘道’!”

郑均瞳孔微缩。

蔡抗深吸一口气,压低了声音,张口道:“所以无数元丹之所以争,也是为了突破更高的境界!但对于其他真武法相境的高人来说,他们已经是真武法相了,没有必要来占一个位置惹人记恨,而且真武法相之境的高人已暗合天道,天下之主的位置,太烫!”

“你记住,天下现存七尊法相高人,各自守着不同的‘道’,而一些成名元丹,也在遵循自己的‘道’,想要得以突破。”

“譬如,蜀中剑庐主人守着‘剑通神’,通玄上人谋求‘符箓海’……他们对天下人争夺的‘天下主法相’不感兴趣,巴不得看李家人争得头破血流。”

听到了蔡抗的话语之后,郑均不由深吸一口气。

原来还有这等渊源

天下主,原来是一种法相,而且是诸多法相之中,最明朗的一种凝聚方式。

毕竟拿下全天下之后,便可以天下地脉为引,辅以突破,凝聚‘天下主’法相!

至于什么‘剑通神’、‘符箓海’,郑均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凝聚这种法相。

而且,这世间竟然有七尊法相

“原来如此,晚辈受教。”

郑均拱手称是,接着又问道:“敢问前辈,这世间七尊法相是指”

“天下法相,共有七尊,分别为四人三妖。”

蔡抗低声道:“北妖庭覆海大圣、南妖庭焚天大圣、北海万妖宫主,此乃妖魔之中的三尊大圣。”

“我中原,则是有清虚万法上人、南山神农尊者两尊法相高人,而东海之上,还有一位上洞伏龙真君,极西佛国,则是当世佛陀镇压一切。”

郑均闻言,大感震撼。

原来还有这么多门道。

这下郑均终于知晓为什么历代争霸天下,只有元丹武圣出手,从无真武法相高人了。

他们已经有自己的法相,对于‘天下主’当然兴趣不大,若是贸然插手,很有可能会引发天道无常,出现一切差错,故这些个前辈高人都坐观风起云涌。

对他们而言,唯一感兴趣的,就是如何超脱了吧

就算是凝聚法相,成为了神仙一般的人物,若是不得超脱,数千年后,还是要沦为一抔黄土,为后来人点醒灵性。

“你如今,也到了要知晓此间因果的原由。”

蔡抗深吸一口气,张口道:“若是想要成就法相,就需要确定好自己的‘道’,一旦选定,若是想要中途变‘道’,则是要付出极大代价,你且要思虑清楚了。”

“不必考虑。”

郑均抬起头来,张口笑道:“前辈,小子偷懒惯了,既然有现成的大道摆在眼前,为什么要去筚路蓝缕,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今朝若是有望法相,必点燃‘天下主’!”

听到了郑均的恢弘志气,蔡抗不由得深吸一口气,张口道:“如此便好……老夫也没什么值得说的了,你选择了这条道路,那同路者皆为敌人。”

“这条路虽清晰,但竞争者也是最多的,到头来终究还是要以杀证道,杀得天下人俯首称臣,杀得没有人敢和你争夺这‘天下主’!”

蔡抗确实不行,他选择不了这条道路。

毕竟以他的本领,能够突破元丹便已经是不俗,若是想要突破法相,走‘天下主’这条路子是完全没有可能,毕竟他根本打不过其他元丹,这条路太激烈了。

因此,蔡抗想要遵循当初创立飒沓流星这门神通的真武法相之境的高人‘天罡归元真君’道路,凝聚‘星隙游’法相。

他之所以去帮助永昌皇帝,除却能够让蔡家在博州成为说一不二的霸主之外,还有一件事就是想要谋求永昌皇帝的帮助,辅助自己突破,凝聚‘星隙游’法相。

当然,最适合蔡抗的路绝对不是‘星隙游’,而是另一条道路。

只不过那条道路已经有一尊‘南山神农尊者’了,他可没有本事杀了这尊法相然后取而代之。

郑均闻言,微微颔首。

此时的郑均有些尴尬。

错怪秦王了。

当初那个通窍境的白鹤妖魔李鹤济在平章郡与自己交谈,说秦王允诺,会‘先法相带动后法相’,只要秦王法相了,他会全力辅助郑均突破法相。

当时的郑均以为秦王这纯粹的在画大饼,如此看来,秦王似乎是认真的。

秦王的想法必然是他拿‘天下主’,郑均选另一个。

而如此看来,当初神武皇帝的那位挚友大兄……

郑均深吸一口气,顿了顿之后,张口问道:“前辈,不知东海的那位上洞伏龙真君,可有什么说法”

“那位乃是昔年神武皇帝的结义兄弟,后来远遁东海,在东海得道,凝聚‘盗天机’法相。”蔡抗道,“我知道你想问什么,神武皇帝南征北战,暗伤颇多,驾崩之前还与南妖庭的焚天大圣大战一场,更是伤了元气,所以才早逝。”

“历代‘天下主’的法相皇帝,近乎都没有长命百岁之人,唯有古夏二代帝王,活了一千八百年才寿终,古夏也是最近几代王朝之中,唯一国祚超过三千年的王朝。”

郑均闻言,当即点头感叹。

此番知道了如此绝密,也真是不虚此行了。

郑均确定了一番。

其实对于郑均而言,似乎只能去追逐‘天下主’法相。

他崛起的速度太快了,以至于他对其他法相是两眼一抹黑。

比如蔡抗提到的这些,什么‘剑通神’、‘符箓海’、‘盗天机’,郑均都没听说过啊,更不知道该如何凝聚这些法相。

而且这几条道路,很显然是已经有主或者正在有人攀登,自己现在去凝聚,有些太晚了。

而其他路线,郑均只能慢慢收集,等确定了路线之后,怕是要过去个三四十年。

太慢了!

因此,郑均若是想要在最快的速度突破元丹,也就只有走‘天下主’这一条路子了。

他,没有其他选择。

况且‘天下主’这法相,乃是杀伐过重,与天下争锋。

神武皇帝能够力压南北二妖庭,打得西方佛国不能入主中原,自然也证明这‘天下主’法相强大之处。

大丈夫,要凝聚法相,就凝聚最无敌的路。

偷偷摸摸,去凝聚一些没人在乎的路线,算什么本事

偷鸡不算鸡、苟分不算分,只有光明正大的吃鸡才算吃鸡、光明正大的上分才是分!

“多谢前辈解惑。”

郑均拱手道谢。

而蔡抗见此,也是点了点头:“既如此,若是没有什么事情,你便赶紧上路吧,早早凝聚元丹,才有资格选择这条路。”

“嗯。”

郑均点头,接着又道:“不过前辈,这次晚辈想要将家人一起带走,不知前辈……”

“都带去吧,你这般想要争霸,来日若是和人对上,对方或许是要拿你家眷威胁,我可不想殃及池鱼。”蔡抗一挥衣袖,摆了摆手。

郑均闻言,当即拱手称是,然后快步离去,同时心中惊疑不定。

他此番,得到了不少新消息。

但最重要的一点却是……

凝聚法相!

若是如此,卢家老祖、赵家老祖,他们还会和自己一起拥立傀儡皇帝吗

郑均心事重重,告辞之后,迅速前去整顿兵马,准备离去。

博州城南门,晨雾未散。

两千铁骑列阵如林,战马喷吐的白气与秋霜混作一片。

郑均玄甲外罩着墨色大氅,龙渊刀悬在鞍侧,目光扫过车队中央的六辆鎏金马车,蔡安筠与李昭婉同乘首驾,卢清仪、杨潇次之,郑萍夫妇居第三驾,后三辆则堆满箱笼细软。

“出发!”

郑均一声令下,铁骑如洪流般涌出城门。

马蹄声震得城砖簌簌作响,惊起一群寒鸦。

郑均策马在前,心中却思绪翻涌。

蔡抗透露的法相之秘,让郑均对未来的道路愈发清晰。

这天下主法相,他志在必得!

不过……

郑均抬头望向周围的寒鸦,当即轻笑道:“博州还是不错啊,还能看到乌鸦。”

“放在岚州,早就被流民、溃兵射下吃光了。”

摇了摇头之后,两千骑兵南下,气势汹汹。

……

五日后,广义郡外三十里。

残阳如血,将荒原染成赤色。

望着地图的行进方向,郑均忽然抬手,两千铁骑齐刷刷止步,竟无一人多踏半步。

“全军扎营。”

郑均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个士卒耳中:“传令各营,今夜加强戒备,不得松懈。”

一旁的亲兵统领穆舒哈尔抱拳领命,却又忍不住低声道:“都督,此地距广义城不过三十里,何不入城休整”

“就地休整便是。”

郑均抬眸看了一眼穆舒哈尔,登时让穆舒哈尔汗流浃背,接着便道:“本督有事,去一趟广义郡,半个时辰后归来。”

话音未落,郑均身形已化作一道青金色遁光冲天而起,如流星般划破暮色,直奔广义城方向而去。

速度极快,宛若疾风。

而广义郡守府,华灯初上。

广义郡郡守蒙逸贤正与心腹密议,案几上摊着刚收到的密信。

这位通窍初境的郡守年约五旬,面容阴鸷,此刻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魏王殿下已攻下今州行军大营,永昌帝驾崩的消息不日就会传遍天下!届时我们……”

忽然,窗外传来一阵骚动。

听到这骚动之音,蒙逸贤皱眉喝道:“何事喧哗”

“轰——!”

回答他的,是一声惊天动地的爆响。

倏然之间,府邸大门连同两侧围墙轰然崩塌,烟尘中一道身影踏空而来,玄色锦袍在罡风中猎猎作响。

“蒙郡守好雅兴。”

郑均负手立于半空,声音如寒冰刺骨:“是在商议如何迎接本督吗”

郑均虽然没有见过蒙逸贤蒙郡守,但整个广义郡郡守府只有这一尊通窍武者,不难来找。

蒙逸贤脸色剧变,他强作镇定拱手道:“郑都督突然驾到,下官有失远迎……”

蒙逸贤也未曾见过郑均,但郑均的名声已经传遍天下,这青金真元再加上自称‘本督’,蒙逸贤自然也是在第一时间认出了郑均的身份。

他在心中暗骂不已,完全不知道郑均是怎么进来的。

广义郡的护城大阵难道没有用

“蒙郡守是不是很好奇本督怎么进来的”

郑均轻笑一声,接着道:“很简单,此乃博州地界,本督除了平岚州叛乱大都督之外,还有博州行军道大总管的职责在身,守城士兵自然会放本督进来了。”

郑均缓缓落地,向前行进,每一步都似踏在蒙逸贤心尖上:“魏王旧部,暗中勾结叛军……你想怎么死”

堂中七八个武者同时暴起,刀剑出鞘声连成一片。

蒙逸贤趁机暴退,袖中甩出三枚淬毒透骨钉,狞笑道:“郑均!虽然你威名远扬,但今日独闯龙潭,真当老夫是泥捏的不成”

“劝你速速离去,否则老夫就算是死,也能伤了你!你也不想受伤之后,耽误武道修行吧”

郑均眼中寒光一闪,龙渊刀甚至未曾出鞘。

只见他右手并指成枪,凌空一划。

凶相百骸瞬间发动!

霎时间,整座厅堂被血红色的杀气所淹没。

那三枚透骨钉尚在半空就被绞成齑粉,扑来的武者更是如遭雷击,浑身经脉寸断倒飞出去。

蒙逸贤惊骇欲绝,转身就要遁走,却见郑均左手虚握,一股无形巨力将他硬生生扯回!

“对付你这种货色,还用在乎你鱼死网破”郑均轻笑一声,右手已按在他天灵盖上,“下辈子,记得站对队伍,同时开拓一下眼界。”

“不!郑都督饶命!我愿……”

蒙逸贤的求饶戛然而止。

其浑身剧烈抽搐,七窍中溢出缕缕金红色真元,,竟是被郑均用以‘凶相百骸’生生给镇杀了!

府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数百郡兵已将府邸团团围住。

郑均拎着瘫软如泥的蒙逸贤大步走出,所过之处地面龟裂,气势如渊似岳。

那些郡兵被这威势所慑,竟无一人敢上前。

“广义郡丞何在”

郑均声如雷霆。

一个文官打扮的中年人战战兢兢出列。

见此,郑均将蒙逸贤抛在他脚下,淡淡道:“即刻起由你暂代郡守之职,明日午时前清点府库,准备十万石粮草送往岚州。”

顿了顿后,郑均又补了一句:“若有人问起,就说蒙郡守突发恶疾,暴毙而亡。”

来都来了,不能白打工。

收十万石粮草,郑均还觉得要少了。

那郡丞扑通跪倒,额头紧贴地面:“下官……下官遵命!”

这个时候,谁敢说不

郑均见此,便不再多言,身形再度化为遁光消失在夜空中。

直到那抹青金色遁光彻底融入夜色之后,瘫软的郡兵们才敢大口喘息。

有人发现,蒙逸贤的尸体上竟无半点伤痕,唯有天灵盖处有个淡淡的掌印,仿佛只是睡着了一般。

那郡丞从地上爬了起来,望向四周的尸体,不由感叹万分:“这郑大都督实力强悍,恐怖如斯!镇杀蒙郡守,竟然只用了一招……何其恐怖、何其恐怖啊!”

感叹完后,这郡丞迅速张口,对着左右吩咐道:“速速清点粮食,十万石……选十二万石粮食送往岚州,不得有误!”

“是,郡丞!”

周围士卒面面相觑,但也不敢有所反驳,当即拱手称是。

而这郡丞,则是若有所思了起来。

“蔡家老祖显然不足以威压天下,我的前途,当系在郑大都督身上,若是能够借此机会,同大都督搭上话,或许也是能够有自己的一番功业!”

……

青州,胶东郡滨海之处。

李稷坐在渔船之内,脸色憔悴,目光悲凉。

船舱狭小,仅容一人蜷身而坐。木桨划破水面的声音单调而沉闷,仿佛与他此刻的心境一般沉重。

元丹武圣,又怎么这么容易被杀

当初中了陷阱之后,李稷……又或者说永昌皇帝就意识到不对了,但没有丝毫作用,还是被七尊元丹一起出手,身受重伤。

至于蔡抗、舒卫渊两个老滑头,见到事情不对之后就立马逃了,只留下他一个在独身面对七尊元丹武圣。

在这种情况下,李稷为了活命,便也只能点燃元丹,飞遁而去!

元丹燃烧之后,引发天地异象,除了参与围杀的七尊元丹武圣之外,世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

但……

他和死了也没区别。

毕竟元丹已经被消融,他现在重新跌落到了通窍巅峰的境界,而且此生再无寸进的可能。

至于寿元……

真的只剩下最后的三四十年可活了。

在中土,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

自己只要出现在中原,恐怕会有无数人想要取自己的性命。

如今,只能出海了。

“陛下,风浪大了,您且坐稳些。”

船夫是个沉默寡言的老者,粗粝的嗓音打断了李稷的思绪。

李稷抬头望向舱外,暮色沉沉,海天交界处乌云翻涌,似有暴雨将至。

他深吸一口气,低声问道:“老丈,此去东海,还需几日”

“若顺风,三个月便可至伏龙岛。”船夫顿了顿,又道,“只是近来海上不太平,听闻有妖物作祟,陛下此行需多加小心。”

李稷苦笑一声。

小心如今的他,早已一无所有,唯剩这条性命,又有何可惧

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位‘世伯’的身影。

东海的上洞伏龙真君,先帝的结义兄弟,亦是当世七尊法相高人之一。

当年神武皇帝横扫六合,伏龙真君远遁东海,从此不问世事。

如今大周倾覆,自己败亡,这位世伯是否会念及旧情,庇护于他

又或许,这位世伯会不会施展大神通,为其重塑元丹

李稷心思深沉,便只能随着海风猎猎,渐渐远离了中土大陆。

这一去,怕是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至于自己的儿孙后代……

便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