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青菜和鱼
第283章 量劫首战,三霄下山
小
大
“大王明鉴,臣的女儿和西伯侯公子联姻是因为二人两情相悦,并无其他意思。”苏护辩解道。
“可据孤所知,卿的女儿妲己与伯邑考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哪来两情相悦?卿莫非是在愚弄孤?”
面对帝辛的咄咄逼人,苏护咬了咬牙说道:“大王臣并不愿意让女儿入宫给大王为妃,人君应修德勤政,则万民悦服,今大王不法祖宗,效夏王荒淫酒色,是取败之道,况人君爱色,必颠覆社稷,臣恐大商六百馀年基业,自大王紊乱之矣!臣不愿女儿入宫担惊受怕。”
说完苏护将头重重的磕在了地上。
帝辛闻言眼睛微眯,他并没有生气,只是觉得有些可笑。
因为这苏护的言论和朝堂之中那些所谓的忠臣所言一模一样。
一个地方诸侯如何能与朝中大臣说出一样的话呢?
是和大臣早有勾结?还是说从某些人口中听来的?
想到这儿,帝辛的眼神越发危险了。
不过帝辛也没有当场就将苏护处决,这样只会给天下诸侯一个反叛的理由。
于是帝辛语气冰冷的说道:“孤乃人皇,孤之命卿敢不从?莫非是要谋反不成?”
“大王.”
“不必多言,孤心意已决,回去之后将你的女儿送来吧!”说完帝辛便拂袖离去。
苏护回到驿站当即召集与他同来的将领:“诸位,帝辛这无道昏君,明知吾女已有婚约仍要选吾女进宫为妃,吾直言谏诤,这昏君却怀疑吾与西伯侯联姻是意图谋反,强令吾送女进朝歌,以遂他的心愿,诸将可有良策教我?”
领头的将领毫不犹豫的说道:“侯爷,君心不正,则臣投外国,今主上轻贤重色,不若反出朝歌,自守一国。”
这个时候苏护正在盛怒之下,一听这话,不由得性起,竟然没有思考就说:“好!吾正有此意,但吾不能做此不明不白之事,叫左右备好文房四宝,我们这就出城!”
苏护和一众将领随从出了朝歌,临走之前还在午门的墙上题了一首诗:“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很快这首诗就出现在了帝辛的桌案上。
“大王,您的猜测是对的,这些诸侯果然早有不臣之心了。”被帝辛秘密召入宫的比干说道。
帝辛没有说话一旁的武成王黄飞虎却是单膝跪地说道:“大王,臣请出征,踏平冀州。”
帝辛没有直接答应武成王的请求,而是转头朝比干问道:“此事王叔是如何想的?”
“臣以为杀鸡儆猴只是下策。”
“孤也是这么想的,这苏护脑子不怎么好使,被人当枪使了还不知情,就这么平了冀州反倒是会落人口实,不若就让诸侯们狗咬狗吧!
这苏护不是对西岐颇为尊崇吗?那就让姬昌亲自带兵攻打冀州,同时让崇侯虎督战,算起来这冀州还是其属下,让他督战合情合理,孤倒要看看,面对西岐的大军,他苏护要如何抉择。”
翌日,朝会之上帝辛怒斥苏护反叛,在午门题诗侮辱朝廷,罪不可赦,命西伯侯姬昌为帅讨伐苏护,北伯侯崇侯虎督战。
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接到王命之后,都是一头雾水。
待二人的部下查明个中缘由之后,姬昌找到崇侯虎说道:”北侯,吾认为这苏护向来忠义,如今被指在宫殿违抗君主,其中必有蹊跷,且午门题诗或许有诈。
大王若讨伐有功之臣,恐天下诸侯不服,还请北侯明日上朝时与吾一起向大王进言,恳请大王暂熄雷霆之怒查明情况,若苏护罪有应得则可讨伐,若不实则应阻止。”
崇侯虎却是认为圣旨已出不可违抗,何况苏护题反诗证据确凿,根本没有分辨的必要。
姬昌闻言有些急了:“北侯有所不知,这苏护乃是忠良君子,治下百姓也是丰衣足食,对苏护兴兵于大商而言不是什么好事,而且战争劳民伤财,还请北侯与我.”
“够了!不必多言,吾意已决,定不会违背王命,西伯侯若是不愿,这冀州吾带人讨伐就是,反正算起来这冀州也是吾之属地。”说完崇侯虎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姬昌无奈的叹了口气,他朝手下人吩咐,让他们回西岐调兵,崇侯虎却是已经先领兵前行了。
而与此同时,苏护回到冀州,他的长子苏全忠率将领出城迎接。
父子相见后,苏护将朝歌之事说给了长子听:“帝辛无道,因奸臣奏报女儿容貌欲纳其为妃,吾劝谏反被问罪,还要送女进献,吾心中不快题诗反叛,如今昏君定会派兵来讨伐吾冀州,诸位应早做好准备应敌。”
苏护此人脑子虽不太好使,但确实是为人宽厚,爱民如子,因此冀州上下竟无一人背叛他,都愿意与他共进退。
崇侯虎带领五万兵马向冀州进发,一路上并未有任何遮掩,锣声震地,旗帜飘扬如杨柳摇曳。
大军行进多日,前哨来报已至冀州,崇侯虎下令安营扎寨。
苏护听闻是崇侯虎带人来犯心头一惊:“崇侯虎此人武艺高强,手下都是骄兵悍将,诸位可有良策?”
“父亲,北侯大军正面硬碰硬我们应当不是对手,不如我们趁他长途行军,还未安定,发动奇袭,大破他的军队,以振奋军威。”苏全忠提议道。
苏护沉吟片刻后同意。
随后苏护与苏全忠遂率领兵马突袭。
然崇侯虎行军打仗多年,早就防着苏护这一手了,等到苏护父子率大军前来时,只见崇侯虎骑着逍遥马,立在整备好的大军前,一副守株待兔的姿态。
苏护见到崇侯虎这副姿态就知道崇侯虎是早有防备了,他在马上微微欠身说:“君侯别来无恙啊?”
崇侯虎却是不理他直接问道:“苏护你为何谋反?”
“君侯,如今帝辛无道,轻贤臣,宠奸佞,重美色,整日醉生梦死,沉迷于酒色之中,如今更是想要强行纳吾的女儿为妃,吾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女儿奋起反抗罢了。”
崇侯虎听了这话却是丝毫不为所动:“苏护,你说破大天也改变不了你违抗王命,在午门题写反诗的事实,乱臣贼子,罪不容诛!谁愿上前拿下此贼?”
“末将愿往。”崇侯虎手下一小将梅武勒马上前说道。
苏护那边自然是苏全忠应战了。
苏全忠拍马挥动手中长枪,直刺梅武的胸口,梅武手中的斧子迎面相向,二将在阵前交战二十个回合,苏全忠找准机会一枪把梅武刺于马下。
苏护见儿子得胜,哈哈大笑,当即命令手下下令擂鼓助威。
冀州一方的大将赵丙、陈季跟随苏全忠贞纵马挥刀杀来。
崇侯虎也不甘示弱,命手下将领出击,双方只杀得愁云弥漫,惨雾重重,尸体横满大地,鲜血汇成沟渠。
随着此次双方交战,洪荒天地间的劫气再次增加了。
而这次陨落的将领,士兵,有一部分的人的神魂入了封神榜,成了那无名者八万四千群星恶煞。
瀛洲仙岛之中,正在闭关的云霄缓缓睁开了眼睛。
云霄走的是自创大道的路子,如今她自创的大道已经来到了九成五,以她此时的境界,对天地之间的劫气变化也有了模糊的感应。
若只是如此也不至于让云霄停止修行,关键是这劫气翻涌中,似是有一道因果缠绕在她们三姐妹身上。
“莫非我三姐妹在封神量劫中还有劫难?”想到这儿云霄尝试掐算一番,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云霄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说实话她不怕入劫,她担心的是自己的两个妹妹。
“罢了!还是去找师尊问问吧!”说完云霄便离开了闭关的洞府,来到了白璟的闭关之处。
“弟子云霄求见师尊。”
云霄话音刚落,白璟的身影便出现了。
“见过师尊。”云霄躬身行礼。
“起来吧!云霄你来找为师是因为感应到天地劫气有所变化吧?”
云霄摇了摇头:“弟子来找师尊不是因为劫气,而是因为弟子感知到自己与两位妹妹似乎在封神量劫之中。”
“哦?你竟能感应到此中因果?看来云霄你的大道已经快圆满了。”
听完白璟的话,云霄已经确定了自己三姐妹确实就在劫中,她一脸疑惑的问道:“师尊,我们三姐妹都已经有天庭神位了,碧霄更是身具四御之尊位,为何我们还会在劫中?”
“封神量劫与你们有没有天庭神位无关,但有天庭神位,若是选择避世不出,可保你们在量劫之中安然无恙。”
“那敢问师尊,我们姐妹应当如何做?”
“你们两个选择,一是避劫,只要你们三姐妹不离开瀛洲仙岛,便可以借天庭神位以及我混沌青莲一脉的气运,避开此次封神量劫。
二自然就是应劫了,你大师兄已经下山了,你们姐妹也可以下山,待到人间起兵戈,你们姐妹助阵殷商平定此次兵戈,便能脱劫。
这两个选择各有利弊,若是选择避劫,自然不用参与封神量劫的厮杀,但如此做却有可能道心难以圆满,自此修为不得寸进。
若是选择应劫,渡过之后,修为会更进一步,但却有陨落的风险。”
云霄闻言沉默了。
片刻之后,云霄说道:“师尊,弟子一心只求大道,这封神量劫弟子会去参与其中,至于琼霄和碧霄还要等弟子问过她们之后再做决定。”
“理应如此,你且去吧!”
“弟子告退。”说完云霄对白璟躬身行礼,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白璟不知道三姐妹之间聊了什么,三日之后三姐妹拜别了白璟,去往了陈塘关。
之前女娲娘娘便让白璟安排自己的弟子,将灵珠子转世的哪吒收入门下。
在木吒两岁时殷夫人就已经怀孕了,如今算算时间殷夫人腹中的胎儿已经怀了三年左右了。
三霄去往陈塘关既是为了等候她们的弟子出世,也是为了入劫之事做准备。
视线回到冀州。
崇侯虎和苏护多次交手不仅久攻不下,还被苏护多次夜袭,大败而归。
崇侯虎无奈之下请了自己的弟弟崇黑虎来。
崇黑虎一到,就大败苏护的大军,苏全忠都被打伤了。
冀州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但苏护却并未绝望,因为苏护始终觉得西伯侯会和冀州共进退。
然而,就在此时,西伯侯姬昌派人送来了一封书信。
苏护打开书信后,发现竟是一封劝降信:“西伯侯姬昌百拜冀州君侯苏公麾下:昌闻:‘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大王欲选艳妃,凡是公卿士庶之家,又岂能隐匿?
如今足下有女品德贤淑,大王欲选其入宫,这本是美事一桩,可足下竟与大王相抗,忤逆君王,还在午门题写反诗,已然是触怒天威,足下因一女,而忘却君臣大义,属实不该。
况且足下若进献女儿于大王,有三大好处:其一,女儿能受宫闱之宠,父亲可享椒房之贵,成为皇亲国戚,享受千钟之禄,此乃一利,冀州城能安定,满宅无惊,此乃二利。百姓可免受涂炭之苦,三军也无杀戮之伤,此乃三利。
望君侯能多多思量,莫要做出抱憾终身的抉择。”
苏护看完书信之后,心中无名火起,这西伯侯属实不当人子,他拒绝帝辛送女入宫,起码有三成原因是因为妲己与伯邑考已有婚约。
这姬昌此时却送来这样的书信,言语之中不仅没有提及相助冀州之事,甚至连婚约之事都像是未曾有过一般。
“好一个西伯侯,吾之前怎未发现,这西伯侯是如此薄情寡义之辈?”
“父亲.西伯侯是不是不会来帮我们了?”被打伤的苏全忠一脸虚弱的问道。
看着儿子这副模样,苏护长叹了一口气,将手中的信件交给了苏全忠。
苏全忠快速浏览了一遍信件后也沉默了。
过了许久苏全忠才长叹了一口气说道:“父亲,我们降了吧!没有援军此战必败。”
“可据孤所知,卿的女儿妲己与伯邑考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哪来两情相悦?卿莫非是在愚弄孤?”
面对帝辛的咄咄逼人,苏护咬了咬牙说道:“大王臣并不愿意让女儿入宫给大王为妃,人君应修德勤政,则万民悦服,今大王不法祖宗,效夏王荒淫酒色,是取败之道,况人君爱色,必颠覆社稷,臣恐大商六百馀年基业,自大王紊乱之矣!臣不愿女儿入宫担惊受怕。”
说完苏护将头重重的磕在了地上。
帝辛闻言眼睛微眯,他并没有生气,只是觉得有些可笑。
因为这苏护的言论和朝堂之中那些所谓的忠臣所言一模一样。
一个地方诸侯如何能与朝中大臣说出一样的话呢?
是和大臣早有勾结?还是说从某些人口中听来的?
想到这儿,帝辛的眼神越发危险了。
不过帝辛也没有当场就将苏护处决,这样只会给天下诸侯一个反叛的理由。
于是帝辛语气冰冷的说道:“孤乃人皇,孤之命卿敢不从?莫非是要谋反不成?”
“大王.”
“不必多言,孤心意已决,回去之后将你的女儿送来吧!”说完帝辛便拂袖离去。
苏护回到驿站当即召集与他同来的将领:“诸位,帝辛这无道昏君,明知吾女已有婚约仍要选吾女进宫为妃,吾直言谏诤,这昏君却怀疑吾与西伯侯联姻是意图谋反,强令吾送女进朝歌,以遂他的心愿,诸将可有良策教我?”
领头的将领毫不犹豫的说道:“侯爷,君心不正,则臣投外国,今主上轻贤重色,不若反出朝歌,自守一国。”
这个时候苏护正在盛怒之下,一听这话,不由得性起,竟然没有思考就说:“好!吾正有此意,但吾不能做此不明不白之事,叫左右备好文房四宝,我们这就出城!”
苏护和一众将领随从出了朝歌,临走之前还在午门的墙上题了一首诗:“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很快这首诗就出现在了帝辛的桌案上。
“大王,您的猜测是对的,这些诸侯果然早有不臣之心了。”被帝辛秘密召入宫的比干说道。
帝辛没有说话一旁的武成王黄飞虎却是单膝跪地说道:“大王,臣请出征,踏平冀州。”
帝辛没有直接答应武成王的请求,而是转头朝比干问道:“此事王叔是如何想的?”
“臣以为杀鸡儆猴只是下策。”
“孤也是这么想的,这苏护脑子不怎么好使,被人当枪使了还不知情,就这么平了冀州反倒是会落人口实,不若就让诸侯们狗咬狗吧!
这苏护不是对西岐颇为尊崇吗?那就让姬昌亲自带兵攻打冀州,同时让崇侯虎督战,算起来这冀州还是其属下,让他督战合情合理,孤倒要看看,面对西岐的大军,他苏护要如何抉择。”
翌日,朝会之上帝辛怒斥苏护反叛,在午门题诗侮辱朝廷,罪不可赦,命西伯侯姬昌为帅讨伐苏护,北伯侯崇侯虎督战。
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接到王命之后,都是一头雾水。
待二人的部下查明个中缘由之后,姬昌找到崇侯虎说道:”北侯,吾认为这苏护向来忠义,如今被指在宫殿违抗君主,其中必有蹊跷,且午门题诗或许有诈。
大王若讨伐有功之臣,恐天下诸侯不服,还请北侯明日上朝时与吾一起向大王进言,恳请大王暂熄雷霆之怒查明情况,若苏护罪有应得则可讨伐,若不实则应阻止。”
崇侯虎却是认为圣旨已出不可违抗,何况苏护题反诗证据确凿,根本没有分辨的必要。
姬昌闻言有些急了:“北侯有所不知,这苏护乃是忠良君子,治下百姓也是丰衣足食,对苏护兴兵于大商而言不是什么好事,而且战争劳民伤财,还请北侯与我.”
“够了!不必多言,吾意已决,定不会违背王命,西伯侯若是不愿,这冀州吾带人讨伐就是,反正算起来这冀州也是吾之属地。”说完崇侯虎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姬昌无奈的叹了口气,他朝手下人吩咐,让他们回西岐调兵,崇侯虎却是已经先领兵前行了。
而与此同时,苏护回到冀州,他的长子苏全忠率将领出城迎接。
父子相见后,苏护将朝歌之事说给了长子听:“帝辛无道,因奸臣奏报女儿容貌欲纳其为妃,吾劝谏反被问罪,还要送女进献,吾心中不快题诗反叛,如今昏君定会派兵来讨伐吾冀州,诸位应早做好准备应敌。”
苏护此人脑子虽不太好使,但确实是为人宽厚,爱民如子,因此冀州上下竟无一人背叛他,都愿意与他共进退。
崇侯虎带领五万兵马向冀州进发,一路上并未有任何遮掩,锣声震地,旗帜飘扬如杨柳摇曳。
大军行进多日,前哨来报已至冀州,崇侯虎下令安营扎寨。
苏护听闻是崇侯虎带人来犯心头一惊:“崇侯虎此人武艺高强,手下都是骄兵悍将,诸位可有良策?”
“父亲,北侯大军正面硬碰硬我们应当不是对手,不如我们趁他长途行军,还未安定,发动奇袭,大破他的军队,以振奋军威。”苏全忠提议道。
苏护沉吟片刻后同意。
随后苏护与苏全忠遂率领兵马突袭。
然崇侯虎行军打仗多年,早就防着苏护这一手了,等到苏护父子率大军前来时,只见崇侯虎骑着逍遥马,立在整备好的大军前,一副守株待兔的姿态。
苏护见到崇侯虎这副姿态就知道崇侯虎是早有防备了,他在马上微微欠身说:“君侯别来无恙啊?”
崇侯虎却是不理他直接问道:“苏护你为何谋反?”
“君侯,如今帝辛无道,轻贤臣,宠奸佞,重美色,整日醉生梦死,沉迷于酒色之中,如今更是想要强行纳吾的女儿为妃,吾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女儿奋起反抗罢了。”
崇侯虎听了这话却是丝毫不为所动:“苏护,你说破大天也改变不了你违抗王命,在午门题写反诗的事实,乱臣贼子,罪不容诛!谁愿上前拿下此贼?”
“末将愿往。”崇侯虎手下一小将梅武勒马上前说道。
苏护那边自然是苏全忠应战了。
苏全忠拍马挥动手中长枪,直刺梅武的胸口,梅武手中的斧子迎面相向,二将在阵前交战二十个回合,苏全忠找准机会一枪把梅武刺于马下。
苏护见儿子得胜,哈哈大笑,当即命令手下下令擂鼓助威。
冀州一方的大将赵丙、陈季跟随苏全忠贞纵马挥刀杀来。
崇侯虎也不甘示弱,命手下将领出击,双方只杀得愁云弥漫,惨雾重重,尸体横满大地,鲜血汇成沟渠。
随着此次双方交战,洪荒天地间的劫气再次增加了。
而这次陨落的将领,士兵,有一部分的人的神魂入了封神榜,成了那无名者八万四千群星恶煞。
瀛洲仙岛之中,正在闭关的云霄缓缓睁开了眼睛。
云霄走的是自创大道的路子,如今她自创的大道已经来到了九成五,以她此时的境界,对天地之间的劫气变化也有了模糊的感应。
若只是如此也不至于让云霄停止修行,关键是这劫气翻涌中,似是有一道因果缠绕在她们三姐妹身上。
“莫非我三姐妹在封神量劫中还有劫难?”想到这儿云霄尝试掐算一番,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云霄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说实话她不怕入劫,她担心的是自己的两个妹妹。
“罢了!还是去找师尊问问吧!”说完云霄便离开了闭关的洞府,来到了白璟的闭关之处。
“弟子云霄求见师尊。”
云霄话音刚落,白璟的身影便出现了。
“见过师尊。”云霄躬身行礼。
“起来吧!云霄你来找为师是因为感应到天地劫气有所变化吧?”
云霄摇了摇头:“弟子来找师尊不是因为劫气,而是因为弟子感知到自己与两位妹妹似乎在封神量劫之中。”
“哦?你竟能感应到此中因果?看来云霄你的大道已经快圆满了。”
听完白璟的话,云霄已经确定了自己三姐妹确实就在劫中,她一脸疑惑的问道:“师尊,我们三姐妹都已经有天庭神位了,碧霄更是身具四御之尊位,为何我们还会在劫中?”
“封神量劫与你们有没有天庭神位无关,但有天庭神位,若是选择避世不出,可保你们在量劫之中安然无恙。”
“那敢问师尊,我们姐妹应当如何做?”
“你们两个选择,一是避劫,只要你们三姐妹不离开瀛洲仙岛,便可以借天庭神位以及我混沌青莲一脉的气运,避开此次封神量劫。
二自然就是应劫了,你大师兄已经下山了,你们姐妹也可以下山,待到人间起兵戈,你们姐妹助阵殷商平定此次兵戈,便能脱劫。
这两个选择各有利弊,若是选择避劫,自然不用参与封神量劫的厮杀,但如此做却有可能道心难以圆满,自此修为不得寸进。
若是选择应劫,渡过之后,修为会更进一步,但却有陨落的风险。”
云霄闻言沉默了。
片刻之后,云霄说道:“师尊,弟子一心只求大道,这封神量劫弟子会去参与其中,至于琼霄和碧霄还要等弟子问过她们之后再做决定。”
“理应如此,你且去吧!”
“弟子告退。”说完云霄对白璟躬身行礼,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白璟不知道三姐妹之间聊了什么,三日之后三姐妹拜别了白璟,去往了陈塘关。
之前女娲娘娘便让白璟安排自己的弟子,将灵珠子转世的哪吒收入门下。
在木吒两岁时殷夫人就已经怀孕了,如今算算时间殷夫人腹中的胎儿已经怀了三年左右了。
三霄去往陈塘关既是为了等候她们的弟子出世,也是为了入劫之事做准备。
视线回到冀州。
崇侯虎和苏护多次交手不仅久攻不下,还被苏护多次夜袭,大败而归。
崇侯虎无奈之下请了自己的弟弟崇黑虎来。
崇黑虎一到,就大败苏护的大军,苏全忠都被打伤了。
冀州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但苏护却并未绝望,因为苏护始终觉得西伯侯会和冀州共进退。
然而,就在此时,西伯侯姬昌派人送来了一封书信。
苏护打开书信后,发现竟是一封劝降信:“西伯侯姬昌百拜冀州君侯苏公麾下:昌闻:‘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大王欲选艳妃,凡是公卿士庶之家,又岂能隐匿?
如今足下有女品德贤淑,大王欲选其入宫,这本是美事一桩,可足下竟与大王相抗,忤逆君王,还在午门题写反诗,已然是触怒天威,足下因一女,而忘却君臣大义,属实不该。
况且足下若进献女儿于大王,有三大好处:其一,女儿能受宫闱之宠,父亲可享椒房之贵,成为皇亲国戚,享受千钟之禄,此乃一利,冀州城能安定,满宅无惊,此乃二利。百姓可免受涂炭之苦,三军也无杀戮之伤,此乃三利。
望君侯能多多思量,莫要做出抱憾终身的抉择。”
苏护看完书信之后,心中无名火起,这西伯侯属实不当人子,他拒绝帝辛送女入宫,起码有三成原因是因为妲己与伯邑考已有婚约。
这姬昌此时却送来这样的书信,言语之中不仅没有提及相助冀州之事,甚至连婚约之事都像是未曾有过一般。
“好一个西伯侯,吾之前怎未发现,这西伯侯是如此薄情寡义之辈?”
“父亲.西伯侯是不是不会来帮我们了?”被打伤的苏全忠一脸虚弱的问道。
看着儿子这副模样,苏护长叹了一口气,将手中的信件交给了苏全忠。
苏全忠快速浏览了一遍信件后也沉默了。
过了许久苏全忠才长叹了一口气说道:“父亲,我们降了吧!没有援军此战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