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如临大敌的美国乐坛!

《海边的曼彻斯特》热映算是证明了许戈二封金鸡影帝的正确性,扭转了之前对许戈不怎么友好的舆论环境。

但要说收获好处最大的,那还得是在电影中扮演男二的董子建。

再加上之前那部《狩猎》,这就是他第二次和许戈合作了。

其出道起点之广阔堪称空前,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

不过好在董子建没让大众失望。

不管是在《狩猎》里扮演许戈儿子,还是在《海边的曼彻斯特》当中扮演许戈侄子,都完成得非常好,演技可圈可点。

不然估计他就要和景田一样顶上资源咖的帽子了。

也就是趁如今他热度正高,谨行娱乐便在第一时间推出了由秦海璐、董子建、谭松韵等多人主演的青春电影《青春派》,聚焦讲述高考学生的成长历程。

说实话,国内拍高考的电影并不在少数,不过毫无例外都干巴巴的。

要么枯燥无味,要么就是脱离现实,基本上都是扑街作品。

像《青春派》这样节奏感松弛有度,故事趣味性十足,客观真实的电影真得很少见。

不仅把少男少女对于爱情的渴望,父母心中那种望子成龙的心态。

老师对于学生的恨铁不成钢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把高三学子肩负的高考压力,学生时代的青春美好,成长的伤痛与拼搏精神,刻画的非常深刻。

既有默默在身后付出的女孩,又有讲义气的铁哥们,还有爱而不得的感情。

展现了青春的多样面貌,甜蜜与欢笑是常态,泪水与挫折也伴随其中。

还有在困境当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不断开拓的奋斗精神。

让观影人员,仿佛置身于自己的青春校园生活当中。

所以不少学子在看过这电影后,纷纷表示这电影拍得非常真实,让他们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因此这电影经过为期三天的点映之后,便在豆瓣上拿下了7.6分,受到了许戈、陈道名、侯孝贤等诸多大咖的推荐。

不出意外,10月18日这电影在国内正式上映后,票房直接就爆了!

首日便拿下了2000多万的绝佳成绩,首周末三天票房更是冲破了1亿大关。

可能和《建筑学概论》《环太平洋》这些电影没啥可比性。

但想想这电影的阵容,名气最大的不过刚刚拿下金鸡影后的秦海璐。

再想想这电影的投资,不过区区2000万rmb,能拿下如今这个成绩,就已经算得上是大爆了。

如果按照目前趋势发展,最终票房大概在4亿左右,不知道比原时空当中的3000万票房高了多少。

董子建就凭借这电影完成了从男配,到男主的华丽蜕变,成为了目前圈子里,最受瞩目的新生代演员之一。

秦海璐也凭借这电影和之前的《亲爱的》《钢的琴》,补上了她在票房方面的漏洞,算是站在了国内娱乐圈前列。

谭松韵就更不用说了,即将成为继那些大花过后,又一位4亿票房女演员!

被不少媒体誉为“谨行娱乐新生代女演员扛鼎人之一!”

其声势和之前《匆匆那年》当中扮演女主的金橙有得一拼。

去年金马奖【最佳新演员】被《狩猎》当中的董子建给拿下了。

今年谨行娱乐也就想着看看能不能给谭松韵、金橙运作一二。

也就是金鸡奖没有【最佳新人奖】,金像奖又太排外了,不然谨行娱乐还真没必要继续死磕金马奖。

除了这事之外,像是之前提到的《惊天魔道团》出海一事,也已经定论了。

9月中旬在北美市场上映,因为电影演员都是华人,且在北美都没有啥名气,所以这电影票房算不上特别出众。

首周不过只拿下了接近2000万美元左右的票房,到目前为止将近一个月时间,最终票房也不过6800多万美元。

还不如前段时间在北美上映的剧情片《海边的曼彻斯特》。

但考虑到许戈在北美这边的影响力,倒也正常,毕竟亚洲无出许戈之右者嘛!

就跟别提《海边的曼彻斯特》这电影,本来讲述的就是美国故事了。

虽然说不如之前《超脱》《狩猎》,揭示的社会现象之深刻,倒也契合美国民众对于亲情的感触。

所以这电影仅上映半个月时间,就在北美拿下了1.2亿美元的票房。

电影口碑也非常好,imdB上有个8.4左右的高分。

最终成绩应该在1.8亿美元左右,已然超过了很多商业片,比如那些和《环太平洋》同期的好莱坞电影。

其他地区票房也不错,总票房大概应该有个4亿美元上下,在全球范围也算是比较优秀的成绩。

《惊天魔盗团》打不过实属正常。

不过对于这电影取得的成绩,谨行娱乐已经感到非常满足了。

毕竟作为新人冲击好莱坞,首部电影能拿到将近7000万美元,就已经能够算得上是非常优秀的开局了。

更何况这电影的录像带渠道收入不错,应该能拿下个4000多万美元。

谨行娱乐保守估计能够入账几千万美元,怎么可能不满足?

目前许戈已经开始准备推邓潮、段奕红这些人走上国际了。

剧本许戈已经囤了好几个,就比如韩国那部丧尸片《釜山行》。

这是许戈见北美市场现在非常流行丧尸片\/僵尸片\/末日片等电影,特意从韩国那边截胡的一个剧本。

原时空不仅刷新过韩国影史上包括首日票房、单日票房在内的诸多纪录。

更是在国际上拿到过诸多大奖,就比如加拿大奇幻电影节【最佳影片】。

质量方面肯定没话说,唯一要考虑的就是这电影尺度比较大,改编的话,故事背景肯定不能放在国内。

许戈比较属意就按原版来拍,或者把故事放在阿美莉卡,然后引入一些白人演员或黑人演员来刺激票房。

像是马东锡那角色,还真就要一个壮硕的人演才能有那个味。

许戈觉得强森就比较符合人物形象,要是他要价不高就更好了。

不然许戈就只能动用自己在漫威当中的权利,让“雷神”来扮演该角色了。

男女主角,邓潮和胡静继《惊天魔盗团》二搭就非常不错。

但要是胡静不想过多折腾,许戈就打算把着机会留给范彬彬,也算是帮她一把。

就更别说前段时间她才刚和谨行娱乐签订过对赌协议,得到了资源倾斜。

电影投资大概在3000万美元左右,主要也就是特效花钱。

此外,还有那部号称全球最高片酬的悬疑电影《利刃出鞘》,也被许戈收入囊中了。

这电影原时空由《007》系列男主“邦德”丹尼尔·克雷格,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等一众大咖演员主演的。

原时空拿下过超3亿美元的优异票房,豆瓣评分高达8.1。

并入围过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等一系列大奖。

电影设计和著名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有些像,每个角色身上都有秘密,都有杀人动机,充满悬疑。

电影剧情则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非常相似,都发生在某庄园别墅内。

绝对能算得上是经典佳作。

许戈打算让段奕红出演这电影,然后再找几个黄金配角。

毕竟他就是悬疑电影起家了,出演这电影也算得上是得心应手了。

电影投资相对于《釜山行》要小不少,因为这电影没啥要用特效的地方,唯一花钱多的地方可能也就是租别墅,请演员。

到时候就看这两电影成绩如何,如果不错的话,完全可以打造成系列,将邓潮和段奕红推向国际。

但如果票房、口碑均不佳的话,也就没必要瞎折腾了。

等到把这些事处理完,许戈也就开始着手准备最后一张纯英文专辑的宣传工作了。

这张专辑从今年年初就开始筹备,到目前已经差不多半年时间了,歌曲、mv什么的都已经制作完毕。

许戈亲自主演了这张专辑当中的四首歌曲mv,也算是给自己的欧美乐坛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因此他给这张专辑取名叫做:《farewell》,意为“再见”或者“告别”。

既与许戈将要宣告退出世界乐坛的离别之意相吻合,又与这张专辑当中的主打歌《see you again》相对应。

专辑发行时间定为2014年1月1日,而且如今不过2013年10月下旬。

也就是说许戈差不多还有两个多月的专辑宣传时间,绝对算得上充裕。

但不知道许戈乐坛退役计划的小艾德加却是有些等不及想要看到许戈新专辑上线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了。

所以也就和许戈商量在10月25日周五推出了专辑《farewell》当中的第一首宣传曲《thinking out Loud》。

这是黄老板第二张专辑《x》当中的主打歌,中文翻译叫做“自言自语”。

2014年发行,然后火得一塌糊涂!

先后登上过10多个国家的音乐排行榜,并在加拿大音乐榜和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榜上,拿下过亚军。

还获得过数字下载单曲榜冠军,电台点播单曲榜和网络流行单曲榜亚军的好成绩。

之后黄老板更是凭借这首歌的出色质量,拿下了第58届格莱美奖【年度最佳歌曲】和【最佳流行独唱】两项大奖。

说实话要不是那个时候,断眉的《see you again》和火星哥的《uptown funk!》,实在是太强了。

一个连拿12周公告牌冠军,一个连拿14周公告牌冠军,垄断了公告牌。

黄老板的这首《thinking out Loud》还是非常有可能成为冠军的。

其歌曲寓意非常好,充满了对爱情的细腻描绘和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即使到老,也会像曾经一样爱你。

有点像叶芝为爱人写的那首著名诗歌《当你老了》。

如果要类比国内歌曲的话,大概就是《慢慢喜欢你》《最浪漫的事》。

所以这首歌和之前许戈唱的《sugar》《perfect》等歌曲一样,经常会被选择是婚礼的背景音乐。

绝对是一首无可争议的经典歌曲,在欧美地区流传度极广。

按道理来说,像这样既有流行度,又极具深度的高质量歌曲,一般都是专辑当中压箱底的存在,不可能担当宣传歌曲,因为这样做实在是太浪费了。

但问题就是许戈这张《farewell》专辑当中的歌曲质量实在是太高了。

每一首都不输于《thinking out Loud》,每一首都是主打歌。

不管推出哪一首歌,那都是王炸级别的存在,取得这效果也不会相差太大。

许戈和小艾德加索性也就直接点兵点将,随便选了三首歌担任专辑宣传曲目,《thinking out Loud》就是其中之一。

而这首歌也没有辜负许戈的期望。

10月25日周五发行,仅四天时间就空降公告牌百强单曲榜亚军。

并拿下了数字音乐下载榜冠军、电台点播单曲榜冠军的好成绩。

排在它前面的就只有美国说唱男歌手皮普保罗和美国女歌手凯莎合作的那首《timber》。

这歌怎么说呢?

原本之前就在许戈的薅羊毛行列,因为这歌取得的成绩非常优秀。

在加拿大、芬兰、澳大利亚和瑞士等全球约35个音乐榜单上登过顶。

并在美国公告牌单曲榜上登顶3周,还是2014年nBA季后赛主题曲,绝对能称得上是火遍全球。

不仅曲风欢快,节奏感十足,而且旋律异常抓耳,朗朗上口。

只可惜歌词实在是太黄了,之前提到过的《Closer》在他面前就像新兵蛋子一样,就和黄老板的那首《shape of you》差不多。

《Closer》,许戈改两句歌词,好歹还能将就用一用。

但这首《timber》不一样。

如果许戈想要薅羊毛的话,就只有重新填词一条路可以走。

不过这样做的风险太大。

极有可能会改变这首歌的原本风格和节奏感,从而导致这首歌泯然众人。

所以许戈也就没薅这首歌,上面提到的《shape of you》也是一样。

不然许戈手中早就多了几只公告牌冠军单曲,怎么可能会留到现在成为自己的对手?

不过这样也好,最起码能让许戈感到一丝久违的压力,不至于那么无聊。

所以在《thinking out Loud》发行没多久,许戈就飞到北美踏上宣传之路。

这让平静已久的美国乐坛顿时就响起了激烈的警报声,也让那些歌手不由想到了之前被许戈支配的恐惧。

紧张情绪随之弥漫全场,整个美国乐坛开始硝烟四起,一片如临大敌之景象。

无数新闻媒体纷纷开始追踪式报道许戈的行程,《洛杉矶日报》就将许戈这次来美宣传专辑一事,称之为:

“许又带着他的帝国之刃(专辑),来巡视自己的领地(美国乐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