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爆火的青春题材电影!
也就在《星际穿越》拍摄之际,国内3、4月份发生了不少事儿。
有法制新闻所引发的社会舆论,也有广电正式挂牌引起的娱乐圈大地震。
不过要说最热闹的,还得是电影圈,上映了好几部引起大众广泛讨论的电影。
第一部,《厨子戏子痞子》。
这是管唬、黄博继《上车走吧》《斗牛》《杀生》之后合作的第四部电影。
黄博虽说每次和管唬合作后,总会叫嚣以后再也不会和管唬合作,即便能拿奥斯卡影帝也不行。
因为他每次和管唬合作总会被折磨的够呛。
就比如《斗牛》里,管唬就要求黄博和牛培养感情,差点被牛顶飞,拍一部电影穿坏了37双鞋。
但他的身体还是挺诚实的,在管唬相邀的时候还是来了。
由张涵予、黄博、刘叶三人联手主演,谨行娱乐和中影集团共同投资。
这电影怎么说呢?
故事说是喜剧又不像喜剧,更像是一场欢快的闹剧,片里充斥着黑色幽默,拍得非常荒诞,却异常出彩。
其风格像是《疯狂的石头》和《风声》,再借鉴昆汀经典电影风格,结合而成的一部经典谍战喜剧。
前半部分重点交代了故事背景和三位小人物厨子、戏子、痞子,黑色幽默与无厘头的剧情算是一大亮点。
后半部分则是揭露卧底身份,注重描绘小人物的爱国情怀,着重描述剧情的前后经过,自圆其说。
其缺点当然也有,但瑕不掩瑜嘛!
总体来说,算得上是一部质量还算不错的主旋律爱国主义电影。
所以这电影的口碑还算不错,豆瓣上有个7.5左右的评分。
再加上黄博因为《泰囧》和《西游降魔篇》斩获20多亿票房,红得发紫,张涵予和刘叶也都是电影圈里的实力派演员。
因此,这电影票房相当不错。
3月中旬上映,首周就拿下了1亿多票房,半个多月便累计了2亿多rmb,最终票房应该能达到3.5亿左右。
这对于一部成本只有不到3000万rmb的电影来说,绝对能算得上是大爆。
黄博再次证明了自己的票房号召力,成为了当下电影圈里的票房灵药,无数导演争先恐后想要合作的对象。
俨然已经成为了谨行娱乐,除许戈之外最火的男演员。
估计也就前段时间拿下柏林影帝的邓潮,能和相提并论。
没办法,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影帝,对于一个演员的加成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在票房方面,邓潮还是要比黄博矮上一头的。
毕竟加上《开心家族》《杀生》等一系列电影,黄博身上的内地电影票房,也就达到了惊人的30亿左右。
估计就许戈、程龙等寥寥几位演员,能够压他一头。
如果不是他的发展路线和胡歌不同,再加上也不愿意争,估计胡歌这个谨行一哥的位置也坐不太安稳。
不过这也恰恰激起了胡歌的好胜心,已经打算在《爆裂鼓手》当中好好为自己争一口气了。
第二部,《匆匆那年》。
这是谨行娱乐投资拍摄的一部青春电影,即结合了许戈同名歌曲,又插入了些九夜茴创作的同名小说剧情。
其大致情况就和当初那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差不多。
原著剧情是比较狗血的,拥有滚床单,怀孕,然后男女主不能在一起的设定。
可谓是老套中的老套,狗血中的狗血,算得上是国产青春电影的通病。
许戈其实很不理解,像这样三观都有问题,而且还容易教坏青少年的电影,是怎么票房大爆的?
只能说是市场太宽容了,哎………
可能也就《那些年》等少数几部电影突破的这个规则,算得上是一股清流。
但现在由谨行娱乐接手这电影之后,肯定不能像原版那样拍。
也就删去了那些乱七八糟的剧情。
就比如陈寻因为上了大学,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女同学也就抛弃了方茴。
导致方茴为了报复他,和并不熟悉的男同学睡了,还怀了孕的情节。
然后加入了一些后世比较甜蜜的青春电视剧故事在其中。
把男女分手的移情别恋狗血情节,安排成了家庭因素和各种误会。
让这电影看起来,既有小清新的气息,又有青春当中的遗憾。
所以很多人都在说,从这电影当中看到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电影口碑还算不错,豆瓣评分7.8,虽说不如《那些年》和《你的名字》。
但也能算得上是近几年来,青春电影当中口碑最高的。
再加上许戈同名歌曲改编的热度。
因此这电影的票房非常优秀,首周就拿下了2亿多票房,半个月票房累积4亿+,最终有望达到6亿+。
如果是杨蜜、刘亿菲、胡歌这些在电影圈闯出过不小名头的演员,拿到这成绩,大众可能并不会惊讶。
但问题就是主演这电影的演员,几乎都是没有在电影圈证明过自己的谨行娱乐新人。
就比如陈寻的陈晓,方茴的金橙,赵烨的李献,乔燃的马天宇。
这也就由不得大众不惊讶了。
作为主演的陈晓和金橙,也算是凭借这电影一举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之前公司高层人员对于陈晓在《悟空传》当中扮演孙悟空,可能还有不少异议。
但现在这惊人的电影成绩一出,他们也就不再多嘴了。
倒是胡歌心中有些后悔,因为这电影男主角本来是他的。
只不过因为他之前出演过《你的名字》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两部青春题材电影,不想把自己固定在这个题材当中,也就拒绝了。
最后导演也就只能选择靠《宫锁珠帘》和《陆贞传奇》火起来的陈晓。
这是为什么陈晓没有和赵丽颖,四搭合作《花千骨》的原因之一,就是这部《匆匆那年》占了他的档期。
现在看来,他果然选对了。
以后未尝不能复制当初胡歌的发展道路,竞争一下谨行一哥!
金橙同样好处不小。
直接成为了谨行娱乐旗下,乃至整个娱乐圈第三位单部电影过5亿票房的新生代女演员,咖位猛增。
可能也就她火得太突然了,知名度和影响力没赶上刘亿菲、杨蜜,不然未尝不可和她们比较一二。
但就算如此,也已经快让公司其他女演员羡慕死了,没看到一旁的赵丽颖和唐嫣牙都快酸掉了嘛!
第三部,《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
赵燕子导演的一部作品,也是她京城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的毕业作品,改编自作家辛夷坞的同名小说。
说实话,这电影当初在《那些年我们其中的女孩》大爆的时候,谨行娱乐就盯上了这小说的版权。
只不过最后还是晚了一步,也就落到其他娱乐公司手中。
恰好赵燕子需要拍摄一部毕业作品,双方一拍即合也就共同开发了,由杨子珊、赵又廷、江淑影等人联合主演。
其电影质量怎么说呢?
一个字狗血!
两个字非常狗血!!
都已经不能出去三观不正了,简直就是歪到没边。
电影当中不是在滚床单,就是在滚床单的路上。
好像没有这个情节,就讲不好故事一样。
就比如,陈孝正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就抛下郑微走了,然后如愿以偿拿到了绿卡,并且和美国女人结婚了。
最后功成名就并离婚,也就准备回国找郑微再续前缘。
这时郑微的林静哥哥出场了,两人见了面,然后毫无铺垫的滚了床单,简直让人看的目瞪口呆。
还有阮莞,被前男友玩怀孕给抛弃了,却还一直心心念念着。
正准备和别人结婚时,又去见这个所谓的前男友,然后在路上出车祸去世了,让人不得不感叹一句:
“死得好!”
就这样的剧情,许戈完全无法想象原时空居然能拿下7亿多的票房。
但转念一想,无非也就三个因素。
其一就是赵燕子的名头,毕竟那个时候的她还没有落得个被封杀的命运,依旧是圈子里的一线女星,簇拥很多。
其二则是电影宣发做得好,再加上原著本来就是爆款小说。
也就吸引了很多没有好好感受青春的影迷走进了电影院。
再加上《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打下的基础。
让很多人以为这部《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质量不输于前者,被骗进了电影院。
以及王非为这电影站台,亲自演唱《致青春》同名歌曲,带来的热度。
说起来,之前那部《匆匆那年》原时空能够大爆,也少不了王非为其唱同名主题曲的缘故。
这么来说,王非也能算得上是国内青春电影题材大火的幕后推手之一。
其三便是这电影上映的时候,同时期并没有太强的对手,导致在电影一家独大,也就囊括了整个电影市场。
总体来说就一句话,5分靠怀旧,3分靠人气,2分靠运气。
但现在有了《匆匆那年》这个强大的对手作为对比,这电影也就拉了。
被无数人吐槽三观不正,不是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而是赵燕子逝去的青春。
因为大多数人的青春可没有堕胎、滚床单这些疯狂的行为,有的只是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那份小纯真。
这是为什么《匆匆那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票房会大爆的原因之一。
就是因为它贴合大部分人,让他们从电影当中找到自己青春的痕迹。
甚至还有人觉得谨行娱乐都已经把青春题材电影该怎么拍的公式,都已经挑明了,结果赵燕子照着抄都抄不会,简直无语。
所以这部《致青春》的豆瓣评分并不高,只有区区6.4分。
而且很多都是那些小说迷,看在赵燕子和原著面子上打出来的高分,不然这电影可能都及不了格。
其票房也没有原时空那么夸张,半个月过去不过只拿下了3亿多票房,最终票房应该在4亿左右。
但相比于其只有5000万左右的制作成本来说,这成绩已经算得上是优秀了,超过了不知道多少经典之作。
赵燕子虽说因为电影狗血被骂惨上了热搜,但也算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至少钱是赚到了,骂两句也不会让她少块肉,那就骂吧!
就更别说这还是她第一次执导电影,能取得这个成绩她就已经非常满意了,被骂的时候,最多也就是郁闷一下。
但谨行娱乐倒是挺高兴的,因为有《致青春》这烂片作为对比,《匆匆那年》评分和票房甚至高了不少,未尝不能冲击一下8.0分和7亿票房,真就是全靠同行衬托………
而外界也因为《匆匆那年》和《致青春》,两部青春题材电影的大火。
使得无数娱乐\/电影公司看到了青春题材这个不算标准大分类电影的潜力。
再加上之前谨行娱乐推出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和《你的名字》,也无一不是票房黑马。
更是让他们像打了鸡血一样,纷纷开始不要命的往里面砸钱。
仿佛像是看到了赚钱捷径,那就是拍青春题材的电影。
去用小成本搏出大回报,去售卖青春情怀,去赚观众的钱。
然后一系列和青春相关的电影立项了。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根据矮大紧同名歌曲改编而来的电影《同桌的你》。
走的路子都和谨行娱乐一样,都是根据热门歌曲改编而来。
其次便是湘南卫视的何老师,好像对此也挺感兴趣的,也打算跨界当一次导演,就把他那首《栀子花开》给拿出来了,准备改编成同名电影。
很明显这两位都是打算模仿谨行娱乐,并贯彻到底的“聪明人”。
模仿赵燕子的当然也有。
就比如当初和赵燕子从一个战壕(《还珠格格》)爬出来的战友苏有朋,就坚定不移地相信赵燕子。
打算和她一样走买小说版权,从而改变成电影的路子。
小说都已经看好了,就拍那部青春疼痛文学《左耳》。
一场关于青春题材电影究竟是该左转,还是右转的战争就此打响,但就是不知道他们各自学到了几分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