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秘闻爱信不信呗

第20章 巴族

星崽轻咳一声,润了润嗓子,目光缓缓扫过众人,

开口说道:“根据《巴县志》记载,结合诸多历史典籍。

不难发现一个神秘消失的种族——古巴族的身影。

这里我们为了可以讲述不那么绕口就称之为巴族吧。

而我们一直探寻的灵山十巫,便是巴族中最为传奇的存在,

他们也是巴族诞生之初的首领。”

“巴族,是一个古老神秘的民族,他们生活在山水环绕之地,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信仰。

灵山十巫在巴族中,犹如神明般的存在。

他们凭借着非凡的天赋和神秘的力量,

不仅能与天地沟通,还精通医术、占卜、天文等诸多领域,引领着巴族繁衍生息。”

“传说在那个远古时代,天地初开未久,世间部落纷争不断。

黄帝与蚩尤的大战,更是将整个华夏大地卷入了一场惊世之战。

蚩尤率领着他的部落,勇猛无比,其麾下的战士各个身怀绝技,战斗时喊声震天,

一度让黄帝的部落陷入了困境。”

“就在黄帝苦苦思索破敌之策时,巴族的灵山十巫站了出来。

他们深知这场战争的胜负关乎着天下苍生的命运,于是毅然决定加入黄帝的阵营。

在故事里,

十巫的本事各有千秋,

有的施展神奇的医术,为受伤的战士治疗伤痛,让他们迅速恢复战斗力;

有的运用强大的占卜之术,预测蚩尤军队的行动,为黄帝的决策提供关键依据;

还有的凭借着呼风唤雨的神通,在战场上制造出有利的天气条件。”

“其中一位巫者,站在高高的山顶之上,口中念念有词,双手舞动,瞬间风云变色。

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飞沙走石。

蚩尤的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阵脚,士兵们睁不开眼,无法正常行军。

而黄帝的军队则在灵山十巫的帮助下,趁机发动攻击,士气大振。”

“另一位擅长操控雷电的巫者,更是展现出了惊人的力量。

他双手高举,召唤出一道道粗壮的雷电,直接劈向蚩尤的营帐。

那雷电的轰鸣声震耳欲聋,一道道闪电如利剑般划破长空。”

“在灵山十巫的全力协助下,黄帝的军队逐渐扭转了战局,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奠定了黄帝在华夏大地的统治地位,

也让巴族和灵山十巫的威名传遍了四方。

这些故事和传说无一不在述说这十位巫的鼻祖有多强大。

然而,战争结束后,灵山十巫却悄然回到了他们的故乡,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这片土地,从此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巴族,一个堪称战斗力夸张到令人咋舌的种族,他们仿佛天生的狂战士。

记载中每次战斗之前,巴族战士们都会跳起独特的战舞。

那激昂的战舞,配合着震耳欲聋的鼓声,节奏鲜明,气势磅礴。

当这鼓声和战舞响起,巴族战士们的眼中便会燃起熊熊斗志。

继而就会宛如丧失理智一般的冲向敌人,

不说别的,光是这股气势,就能让敌人闻风丧胆。”

“古籍曾记载,仅仅一千巴族战士,便能对战数万敌军。

他们作战时勇往直前,毫不畏惧仿佛没有任何惧怕的东西,哪怕是死亡。

就算是双手被砍,还是会想着去用牙齿咬死对手,

手中武器挥舞得更是虎虎生风,留下了‘巴族善战前戈后舞’的典故。”

“时光流转,到了封神榜时期。

天下局势再次动荡,妖魔横行,诸神大战搞得民不聊生。

最终武王决心伐纣,推翻商纣王的残暴统治,还人界一个清平。

这场商周的诸神大战,关乎天下百姓的福祉和未来的走向。

武王深知,要想取得胜利,必须集结各方力量。

在四处寻觅助力时,他们找到了隐居的巴族。”

“彼时的巴族,虽然已经隐居许久,但听闻武王伐纣是为了拯救苍生。

又知道了需要斩杀的妖魔中有巫的敌人,唇亡齿寒的道理巴族怎么会不明白。

若是对方取得胜利,一定会想方设法把他们找出来灭族。

于是巴族此时的大首领,毅然下达命令,决定再度出山相助。

他们的战士们放下了农耕的用具,再次披上战甲。

拿起了封存已久的武器,遵守大首领的安排,跟随武王的军队踏上了征程。”

“在战场上,巴族狂战士们的战舞和鼓声再次响起,成了让商纣王军队胆寒的魔音。

他们冲锋在前,以一当十,

凭借着精湛的战斗技巧和无畏的勇气,以及又有玄妙的巫术辅助来逢凶化吉,

一次次突破敌人的防线。

传说战士们在擂鼓之前,会在脸上画上复杂的各式符文。

而这些符文则是“十巫”留在他们血脉里的封印。

当画上对应的符文,就将会成为失去理智的狂战士,

不知疲惫,不知疼痛,直到战斗结束!

无论是面对商纣王军队的坚固阵营,还是神秘莫测的法术攻击。

巴族战士们都丝毫不惧,敌人面对的根本就是一群失去理智的人形兵器。

他们与西周的军队紧密配合,为武王伐纣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战争结束后,巴族再次回归隐居生活,拿起了农具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

因为巴族血液里不止流淌着狂战士的基因,

更是为了压制这等血脉被“十巫”设下了情感束缚。

每一位巴族战士,都是有情有义的汉子,

在血脉没被激活之前,渴望的仅仅是家庭安稳和平静的生活。

无一例外,他们的战斗只为自保,如是为了滥杀无辜将会陷入无尽的狂躁模式。

随着岁月流转,强大的巴族后裔在隐秘角落里持续繁衍生息,

而这些地方渐渐被冠上一个神秘之名——“鬼国!”。

从真实的地理和历史故事来看。

封神榜时期,诸多神仙的故乡也皆在川渝地区,而这片土地正是巴族的核心繁衍区域。

就拿财神爷赵公明来说,他修炼之地就在如今的川地。

此地山川灵秀,蕴含着无尽的灵气,为赵公明的修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传说他在此地潜心修炼,从而掌握了呼风唤雨、驱使鬼神的强大法术,

最终成为了封神榜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不仅联想到“十巫”。

他是否也是机缘巧合之下得了“十巫”的真传呢?

赵公明那传说中不死不休的战斗力,也可以联想到巴族战士作战时的神态。

再举个例子,就是封神榜中鼎鼎大名的哪吒。

据《封神演义》记载,哪吒是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的徒弟,

从这个角度看,乾元山似乎与哪吒有很深的渊源。

乾元山位处川地江油,在历史与神话交织的文化脉络中。

也有足够的线索表明哪吒的诞生与川地乾元山金光洞紧密相连。

这意味着哪吒极有可能是“川地人”。

从地理角度来看,乾元山位于川地江油,

这里峰峦起伏,云雾缭绕,自古便被视为灵秀之地。

江油所处的川地盆地,自古以来便是文化交融汇聚之所,

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为哪吒故事的诞生和流传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诸多历史典故也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佐证。

道教经典及民间传说都明确指出,哪吒为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门下弟子。

太乙真人在此传授哪吒仙法,赐予他乾坤圈、混天绫等法宝。

在《封神演义》中,哪吒在金光洞修炼,习得一身本领,

为日后协助姜子牙封神、辅佐周武王伐纣奠定基础,

也与正史记载的巴族出山协助伐纣的时间不谋而合。

江油当地留存了众多与哪吒相关的遗迹和传说,

例如金光洞内部的天然造型,当地人相传与哪吒修炼的场景有关,

洞中的一些纹理、石台仿佛是哪吒当年练功、起居的见证。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此地区对于哪吒的崇拜由来已久。

在江油及周边地区,也有许多祭祀哪吒的民俗活动。

每年特定的日子,人们会举行盛大的仪式,表达对哪吒的敬仰。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地理位置的契合,历史典故的记载,

还是文化传承与民俗活动的体现,都有充分的理由相信,

哪吒与川地的乾元山金光洞的渊源深厚,从文化根源的角度可以称哪吒为“川地人”。

而此地的地理特点和优势,也非常符合巴族人选择栖息地的要求。

不禁也可以联想到是否与巴族,也就是“鬼国”有些什么关系?

再举个例子,那就是封神榜中的二郎神

从“灌口二郎”名号角度来说,二郎神杨戬又称“灌口二郎”,

灌口一般被认为是指今川地都江市灌口。

从文化传承来看,在四川的民俗文化中,二郎神占据重要地位。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都江等地有拜祭二郎神的传统。

在驱傩逐疫、降妖镇宅、整治水患、节令赛会等民俗活动中,也常能看到二郎神的元素。

也有观点认为二郎神的原型与氐羌民族有关。

民族学研究表明,大巴山或者我们现在所处的巫山等地的先民多源出于诸羌族系,

而土家人的先祖是古代巴人的一支,也就是现在可以直接证明存在的古巴族后裔。

氐羌民族与巴族可能存在一定的族源关联或文化交流,

这种文化上的共性和传承关系,

不经联想,二郎神是否也是巴族人呢?

是否是“十巫”统御下的某个“鬼国”中人呢?

听到“鬼国”这个关键词,我与杜涛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下眼神后,终是什么都没什么说。

星崽看了一眼我们的小动作,并未多说什么,喝了口水,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