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秘闻爱信不信呗

第15章 鸽姥会

2025年,狭小的书房被书籍挤得满满当当,空气里都是陈旧纸张的味道。

书桌上,直播用的架子随意摆放着,显示着主人的自媒体博主的身份。

电脑屏幕散发着冷光,映着未完成的稿件,

旁边还有不少因焦虑挠落的头皮屑,与满载的烟灰缸。

二十九岁的某人坐在电脑前,感慨到自己本就不是什么职业写手,

能把这些多年前的回忆改编,通过合理的描绘叙述出来已经是极限。

比起最开始的一周都憋不出一个屁,到后来可以将事情描绘的很好,

不经感慨那些职业网文写手动不动百万字的,真的非常厉害非常佩服。

不过为了避免因为写错一些事去吃免费饭菜,或者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还是得要煞费不少苦心,每天累的不行,没几个子赚,还要半夜码字,真是烦透了!

不禁又在后悔当初为啥要夸下海口,答应会写出一本小说,

当然既然答应了就一定要做到。

只见某人的双眼布满血丝,日复一日的熬夜导致水肿,

加上那宛如野草堆一般的头发,让某人看起来像是生命都快要燃尽了一般。

某人此时再次拨通了一个国际长途,随着嘟嘟声的结束,对面接通了电话,

带着几分期待又紧张的语气说道:“喂,杜涛,刚才信号不好断线了,

话说回来,你们觉得我这剧本安排的怎么样?”

电话那头瞬间传来蚊子叽叽喳喳的声音:“邹哥,这剧情绝了!

几条线穿插得严丝合缝,一点破绽都没有,太牛了!没想到我还可以那么帅!”

杜涛沉稳的声音随后响起:“我这边没啥问题。不过多杰大哥那边呢,联系上了吗?”

某人苦笑着回复:“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多杰的情况,我们之前不是聊过嘛,

现在连人还在不在都不清楚。

倒是丹增联系上了,他说“我的佛”很喜欢你写的剧本。”

听到这话,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嬉笑。

杜涛收住笑意,认真地提醒道:“剧情啥的确实没问题,我也觉得挺好的,

但你写的那个鸽姥会,你懂的,得悠着点,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要心里门清。

然后改天我再帮你问问,怎么写能让德爷他们无所谓。

不过这个名字啊,我建议得改改字,不然容易惹麻烦。”

某人揉了揉发疼的太阳穴,摸了一把发油的头发,一看又掉了几根,

叹了口气:“行,别的还行,我也最担心这个,那就麻烦你了,杜涛。

这故事我打磨了好久了,就盼着能顺顺当当和大家见面。”

对面再次传来蚊子叽叽喳喳的声音:“老邹啊,

有些话该说不说的,你拍的那些视频都是些什么狗屁啊,

怎么不拍点真正的探险和真东西啊?竟是些不痛不痒的,也就有几条看着还挺好。”

我一头黑线,沉着声说道:“那怎么就不是真东西了?

我在沙漠里走四五天这属于真正的探险了吧?

但是这能拍的出来嘛?

没有亮点只有一望无际的沙漠,怎么博人眼球啊,

你懂不?自媒体靠的博人眼球!

这是一个快餐文化的时代,

我要的是能快速让人家猎奇和吃上瓜。

再说我又没弄虚作假,都是实实在在去到那些故事里面,

把故事发生的地方拍出来而已,又不是我在胡编乱造!

老子只是一个搬运工而已,你懂不?

只是一个负责去到那些无人问津的角落里,

然后把故事里的东西搬运到大众视野里的搬运工而已。

而且又不是我不想发那些很离谱的东西,你又不是不知道根本发不出来的好吧,

不是所有人都像你这么走运会有好大哥带的,我负债都还没还完呢,

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还点评上我了。”

杜涛在对面等着我连珠炮弹一般的叙述完毕以后,笑着说道:“老邹啊,这蚊子脑子不好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看了你拍的东西,都挺有意思的,

目前看起来也确实是有,实实在在的影响了一些人,让他们有了敬畏之心,

不过网络这口饭确实不好吃,你能吃的下来真的是辛苦了。”

对面蚊子抢过去手机着急的说道:“哥,你别生气!

刚才我胡说的,嘴上说说的而已,

你多拍点!

其实我最爱看了,时不时还会帮你骂保反人呢哈哈哈,

每天就盼着你更新了!

你做的那些小玩意,我回回都买,哈哈哈哈!”

我摇摇头也不想多和他扯,阴阳怪气的笑着说道:“那我这里就,感谢大哥支持了!”

对面瞬间传来一阵嘻嘻哈哈的声音,仿佛把我拉回了那些年的时光,

大家一起嘻嘻哈哈的面对各式各样的难题,

也啥损事都干的出来。

又寒暄了许久,

这些年大家显然都是经历了许多更难的事情,

探险比起生活,还是要简单许多啊。

挂了电话,某人靠在椅背上,

望着满屋子有关传说故事的书籍,思绪飘远。

从小接触到道教开始,就痴迷于各地传说。

近来西方文化入侵严重,

某人想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自己的民俗文化,

愿意去听那些故事,但如果只是凭说教又怎么够做到呢。

可随着对那些角落里故事的深入,

他发现很多故事背后还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禁忌。

窗外夜色沉沉,城市的喧嚣被隔绝在外。

狭小的房间里,某人重新坐直身子,看着电脑上的文档,

手指悬在键盘上方,犹豫着是否该继续写下去。

故事的发展他早已构思好,但是杜涛的提醒也让他有了些别的顾虑。

他深知,有些故事会一直呆在角落里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旦被带到阳光之下,很可能就会打破生活的平静,

甚至带来一些无妄之灾。

众人的不屑与嘲讽也好,还是路人的无故咒骂,

这些年已经经历了太多太多,那又怎么样呢。

故事总得有人来说吧?

“不管了,先写下去。”某人咬咬牙,

手指开始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屏幕上的文字不断跳动,

仿佛在用力的拉拽,要将那角落里的故事拖出黑暗。

我们在支洞洞口谨慎地观察了好一阵子,反复确认四周没有潜藏的危险后,

这才怀揣着紧张与期待,缓缓迈进了这个神秘的支洞。

刚踏入没多远,脚下的地面便变得松软泥泞,

抬脚时都能感觉到鞋底被紧紧黏住。

借着手电筒昏黄的光,我们清晰地看到泥泞中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脚印,

那些脚印深浅不一,有的还重叠在了一起。

从这些积累的淤泥,说明我之前的判断没错,

这地方平时应该是被水淹住的,特定的情况下才会漏出。

就在我们专注于脚下的脚印时,杜涛突然拔高了声调,

急切地喊道:“你们快过来看,这里刻了一个什么符号?像是什么字。”

我们闻声立刻围拢过去,只见洞壁上刻着一个奇异的复合字。

它上面是一个宝盖头,左边是个“月”字,下边是“心”字,

而中间部分,则是一个“马”字加两个“长”字。

笔画刻得歪歪扭扭,却被深深地嵌入了洞壁,

像是刻字之人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也像是在隐藏着什么重要的信息。

我凑近仔细端详,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脑海中飞速思索着各种可能,

却怎么也解读不出这个字的含义,只能无奈地直呼看不懂。

多杰打着电筒凑上来,观摩了一会后说道:“这是鸽姥会的暗号。”

听到多杰确认这是鸽姥会的暗号,我们几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杜涛脸色微微发白,声音不自觉压低:“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上他们,

那外面被打开的棺材,估计就是鸽姥会的人干的。”

蚊子咽了咽口水,紧张地握紧手中的手电筒:“这鸽姥会行事神秘,

据说手段狠辣,道上名气可大了,我们不会惹上大麻烦吧?”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既然已经碰上了,想躲也躲不掉,

法治社会现在,不至于和以前一样猖狂吧?

而且鸽佬会的人都非常讲究,只要不随便冲撞了他们,

应该也不会惹来麻烦,大家小心行事就行。”

回头看向多杰用唇语说到:有没有带这个(用手比了个枪的姿势)

多杰笑了笑,点了点头,这我才放下心来。

我就说嘛,这大金刚出来办事,怎么可能没家伙式带着。

我们打起十二分精神,继续沿着支洞小心翼翼地前行。

越往里走,泥泞越发深厚。

突然,走在前面的多杰停住了脚步,他的手电筒直直地照向洞壁的一处。

我们赶忙围过去,只见那里刻着一幅简单却诡异的图案:

一个圆圈,里面画着三角形外带一只眼睛,像是某种神秘的符文。

“这又是什么意思?”杜涛皱着眉头,满脸疑惑。

多杰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在一些古老的传说中,这种眼睛图案代表着洞察与监视,

应该是与鸽姥会有关。又或者这里还有别的势力存在。”

我们正讨论着这个眼睛符号的可能性,说道:

这玩意多半就是那啥石匠,这玩意势力遍布全球,大家都懂,

鸽佬会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庞然大物了,

而对于他们来说也就是一方小势力,就没必要再讨论了,赶路要紧。

前方传来一阵轻微的流水声,似乎洞的深处有更大的水流。

随着我们继续前进,又走了一段路,泥泞渐渐减少,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巨大的石块,这些石块排列得很有规律,像是人为堆砌而成的

随后我们在这人为搭建的石墙上发现了一个洞,洞口不大,仅容一人勉强通过。

钻过去以后,眼前的景象让我们有些意外,这里非常的干燥,

并不像外边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感觉,并且在头顶居然又发现了一个洞道。

这个洞道位于头顶不远处,我们费了些劲,借助石块间的缝隙和彼此的帮助才攀爬上去。

上去后发现,这个洞道对比之前的可要干净许多,

地面没有泥泞,洞壁也相对干燥,明显是因为位置较高,水淹不到。

我们顺着这个洞道继续前行,一路上没有再发现什么可疑的事情,

地上的脚印也变得浅显许多,像是有人已经离去许久。

但随着越来越深入,我们并没有放松警惕,依旧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没多久之后,前方竟出现了一丝光亮。

起初我们还以为是幻觉,可随着脚步加快,那光亮愈发清晰。

“那是太阳!”蚊子兴奋地喊了一句。

我们快步朝着光亮处走去,这才发现,这个洞道的出口竟然是山体外面。

我们加快脚步出了洞道,没想到眼前场景竟然是一个崖居。

这里四周环山,地势隐蔽,若不是从这个洞道出来,绝不可能发现此处。

而那些一直追踪的脚印也最终停留在了这里。

我们面面相觑,周围一片寂静,并没有见到什么外人。

“人呢?”杜涛小声嘀咕道,“难不成在外边的林子里办事?”

我皱了皱眉头,谨慎地说:“还是小心为好吧。

出门在外,遇到鬼不可怕,最怕在这些地方遇上人。”

多杰微微点头,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紧了紧身上的腰包。

我们分散开来,小心翼翼地在崖居附近搜索。

这里有几间用石头堆砌的房屋,不知道是什么年代,长满了青苔。

在没人破坏的前提下,这玩意保持几千年也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