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258章 回到故乡开工坊

第258章 回到故乡开工坊

回到故乡,这里没有高反,不缺氧,尹德芳觉得故乡的空气都是甜丝丝的。

回到老屋,尹德芳再次翻开自己年轻时记的笔记本。

在尹德芳的笔记本里的扉页,他曾经用这两句名言鼓励自己: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看完笔记,尹德芳合上笔记本。他到尹老爷子的五金小作坊找老头子。

他整个人仿佛脱胎换骨一样,精神振奋,他底气十足,走路带风,脸上呈现出一种乐观迷人的自信。

村里人看到尹德芳回村子里,那些嚼舌头的人,看到尹德芳憋足了红脸,几乎到了面红耳赤的地步,不好意思地绕着他走。

因为,他们传的那些不存在的谣言,随着尹德芳回到村子,自然不攻自破。

不过,尹德芳压根不跟他们一般见识。他照旧还是热情地和村民打招呼。

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是贫穷的地方的,都是些小民意识。见识短,除了嚼舌根,就是打牌喝酒,好吃懒做,不做正事,不务正业。

春回大地,浙中多丘陵的地形地貌,小山包上,空气湿润,山峦碧绿,清澈的河流孕育着这座千年古城。

整个浙婺大地,私营企业老板越来越多,新的私营五金工厂拔地而起。

尹德芳所在的城市,生产拖拉机的老牌国营企业——四方集团依旧坚挺,实力超群,继续引领着这座城市向前奔跑。这一家国营企业,历时60多年,雄风不减当年。生产的拖拉机卖遍了整个东南亚,还在非洲开疆拓土。

电动车,门业,杯业,小五金家电等小五金行业,如雨后春笋。几家龙头企业脱颖而出,新月集团,群升集团,哈尔斯公司,安胜科技公司等实力超群。

一切都欣欣向荣,私营企业在千禧新千年走向发展快车道。

尹德芳觉得,经济发展越好,自己选择的事业越有前途。这是自己绝地反击的创业好时机。制作工艺银壶,非常有前途,他始终相信自己的判断。

本来极力反对儿子学习银器制作的尹老爷子,尹德芳学艺归来,他对尹德芳的态度,也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因为尹老爷子看到自己的大儿子和小儿子创业成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

因此,他也希望二儿子尹德芳在个人事业上,也获得巨大成功。他现在相信,二儿子一定能做到大器晚成。

于是,尹老爷子把余生的精力都用来支持尹德芳创业,不仅从物质上帮助自己这个儿子,还从精神给予他极大的鼓励。

此时离接风晚宴还有一段时间,夕阳的余晖照耀着大地,金灿灿的,山村都沐浴在这金灿灿的余晖里。

不出尹德芳所料,尹老爷子真的坐在小作坊等等二儿子的到来。尹老爷子也憋了一肚子的话要对这个儿子说。

尹德芳叫了声:“爹,我回来了。”

“嗯,知道了,来,坐一下。”尹老爷子屁股挪了挪。尹德芳也不客气,他一屁股坐下。

尹德芳和尹老爷子父子俩,他们肩并肩,父子俩望着高大的方岩仙山,坐在方岩山脚下,那间不足十平米简陋的五金作坊外的院坝里,一条长条凳子上。

父子俩心平气和地交谈着,一起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现在也老了,再也挥不动锤子了,这爿五金制作作坊,你先将就一下。你想制作什么,就制作什么吧。工具不够的,再添置一些。钱不够的,向你的哥哥和弟弟借一些,他们现在经济条件好多了。”

“嗯。我明白。”

尹老爷子向儿子尹德芳交心了。年轻时候的尹老爷子,他可以说血气方刚,心中有梦想。

可是,他待在这爿小五金作坊一辈子,直到他老得拿不动锤子,他才突然明白。这五金器具制作小作坊,已经不再属于他了。

要是在尹德芳辞职之前,打死他也不会说这样的话。因为,这爿五金制作作坊,就是尹老爷子的全部。

尹老爷子在这里敲敲打打一辈子,却没有敲出一份像样的人生。他知道其中的不为人知的的艰辛与苦痛。待在这里面,意味着永远的贫穷,窘迫和苦恼。

父子二人,现在可以说是同心相向。尹老爷子彻底退休了,他把自己的小五金作坊让给尹德芳来经营,他爱制作什么器具,一切都由他。

而且,尹老爷子还要求尹德芳的哥哥和弟弟,希望他们也助尹德芳一臂之力。

尹德芳的哥哥和弟弟,他们各自创办的企业,也迈入正规。可以这么说,工厂做得风生水起。

工厂的外贸订单,像雪花一样飞进他们的五金工厂。机器日夜不停地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地生产五金工具。

接风晚宴,尹德芳的大哥办得非常豪横。他请了本地有名的酒店厨师,来到尹家大院做上门宴。

因为这几年,他的工厂赚得盆满钵满,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尹家哥俩也造了小洋房。

不过,尹家这老院子,还是老院子的样子。尹老爷子是一个

念旧的人,他说这老院子还是保持旧有的模样好,好让子孙记得,他们尹家是从哪里出发的。

开饭了,几大桌海鲜,阳澄大闸蟹,小黄鱼,鲍鱼等这些海鲜,尹德芳只听说过,他从没有吃过。

尹德芳几个叔叔婶婶几大家子,几个姑妈和姑父们都带着孩子,回到尹家大院。尹德芳的大哥大嫂一家人,弟弟弟媳一家人都回来了,尹德芳的媳妇带着孩子也回来了,整个尹家大院,好不热闹。

尹老爷子也豪气了一回,他把整个尹家院子的灯都打开,顿时尹家大院灯火通明,一大家子欢聚一堂,久违的笑声飘向尹家大院的上空。

酒席间,尹德芳特别开心。几碗蛋花酒下肚,尹德芳向众人叙说这些年,他在河南济源,云南新华村,西藏拉萨学习制作银壶一片造的故事。他特别提到在云南制作的那把紫阳花银壶和在西藏制作的那把《繁盛如斯》大银壶法器。

还详细地讲了自己的三位师傅和几个师兄弟,特别提到豁嘴师兄才旦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