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247章 踏上回家的火车

第247章 踏上回家的火车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

尹德芳待在西藏差不多一整年的时光,在这一年的学艺时光里,他学会了如何应对那份深深的孤独和那份绵长的乡愁。

他用读书来治愈自己的那份深深的孤独和那份绵长的乡愁,他不停地制作银器和不断地绘画,治疗他那份深深的孤独和那份绵长的乡愁。

如果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累了,倦了。不妨拿出梭罗的《瓦尔登湖》,坐在亭子里,坐在马路边,坐在公交车上,坐在石桥边,坐在办公室,坐在宁静的夜里······

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拿出这本书,静静欣赏梭罗喜欢的瓦尔登湖,喜欢那座由他自己打造的小木屋,在湖边过着极简的生活。

反观自己的人生,尹德芳觉得自己过得也非常充实,唯一遗憾的就是,亏欠自己的媳妇蓝彩霞和两个孩子,以及他的老爹尹老爷子。

从许多书籍里,从银匠铺子里的老银匠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每一个人,都应该朝前看,也应该朝后看;同时也要朝近看,朝远看。看看自己的生活,到底过得如意或者不如意。如意也好,不如意也罢,我们都将过完自己这短暂的一生。

短暂的一生,做一件极有价值和意义的事。尹德芳觉得唯一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就是——做银器,让他感到此生无憾,让他这一生都充满骄傲。

除了必须的生存的物质,还必须有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对生活本身的认知。高质量的人类,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法则,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西藏的天空很高,西藏的月色很美,西藏的美食深入人心,西藏的一切都那么唯美和迷人。

在尹德芳个人的内心里,西藏的流星雨比任何一个地方的流星雨更加具有观赏性。

所有的流星,从不同方向的天际而来,然后像爱一样,撒遍人的肉眼能够抵达的地方。

那些星子,就像一个梦想一样,抵达人心最想去的地方,没有任何顾忌,它们只要抵达自己的理想的彼岸。

这是现实,这也是理想。这是每一个普通人通向另一个理想的地域,抑或是梦想,或者叫理想,叫野心都可以。

人生,说漫长,就特别漫长;说短暂,也特别短暂。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活自己,给家人,给朋友带一些他们意想不到的快乐和幸福感,其他的一切,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某些时候,离开,正是为了更好的归来。这句话对大龄银匠学徒尹德芳来说,最合适不过了,也最恰当不过了。

从银器制作大省的河南济源,到银匠遍布的云南新华村,再到银器制作高地的西藏拉萨八廓街,学艺接近三年的尹德芳。

他没有等到藏历新年的到来,没有等待自己作品新闻发布会和布达拉宫对这件非常重要的法器验收的日子,一个电话把他催回家。

非常遗憾,他没有等到他制作的《繁盛如斯》大银壶法器的庆祝盛会,也没有接受任何报刊和新闻媒体的采访。

他挥泪告别老银匠夫妇,告别自己的师兄——那个比他年龄小,艺术天赋极高,豁嘴青年才旦次仁,告别自己最爱的雪域高原红烧羊蹄。

尹德芳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他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书都看完了,他把这些自己喜欢的书籍,全部赠送给才旦次仁。他希望才但次仁也像他一样,喜欢书,爱上书,做一个高雅的人,做一个喜欢读书的人。

他把自己给师娘吴彩霞买的礼物——绿松石手串,偷偷地交到师兄才旦次仁的手中,千叮嘱万叮嘱,希望才旦次仁把这礼物转交给师娘。而且必须等他坐上火车之后再转交,免得师娘拒绝他。

才旦次仁信誓旦旦地对尹德芳打包票,说他保证百分之百完成任务。

随着尹德芳出师的日子越来越近,老银匠也变得心事重重,他惆怅得很。仿佛自己的儿子又要踏上远方一样,忧愁写在他的脸上。老银匠的媳妇吴彩霞最理解自己的老伴,她知道老银匠有些舍不得尹德芳离开。

老银匠总是背着手,在银匠铺子的院坝走来走去,有些坐卧不安,思绪不宁。抽烟也是一烟斗接着一烟斗地抽,整个院子仿佛都烟雾缭绕。

老银匠一直在思考,如果自己拿出银器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赠送给尹德芳,到底能不能把这个大个子留住呢?

老银匠实在喜欢并欣赏这个大个子徒弟,他可以说是德艺双馨。要天赋有天赋,要技术有技术,要品德有品德。而且,他还能影响周围的他积极上进,真的是人才难得!

老银匠暗自思忖,如果自己的银匠铺子能够把他留下来,他可能会帮助自己培养更多的银匠人才。

如果直接谈钱,师徒的情分就淡了;如果不谈钱,那些冠冕堂皇的承诺,只是一张空头支票。

尹德芳出师那一天,老银匠又在饭店里订了几桌子酒菜,把银匠铺子里的所有银匠学徒都叫去了。

一餐丰盛的晚餐之后,老银匠来到银匠铺子里,他要和尹德芳促膝长谈。老银匠要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他,他希望尹德芳留在他的银匠铺子里,为他培养更多的银匠徒弟。

老银匠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不管尹德芳开口向银匠老头儿要多少的工资,老银匠都会答应他。当然,他做好了尹德芳拒绝他的邀请的心理准备。

谈了一大晚上,老银匠谈崩了。即使他诚意满满,拿出银器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赠送给尹德芳,尹德芳还是坚持要回浙江。

看着老银匠兴意阑珊,孤独的背影离开银匠铺子的时候,尹德芳觉得自己有些残忍,有些对不住自己的师傅。但他又不得不这么做,因为自己有自己的梦想。

学艺三年的尹德芳坐上回故乡的绿皮火车,他望着窗外的高原景象,心中犹如波涛翻滚,想起与老银匠夫妇和师兄才旦次仁,朝夕相处,交往的点点滴滴。一行热泪顺着他的脸颊而下,他任由泪水模糊自己的视线。

拉萨被列车远远地抛在身后,列车从高原一路狂奔,穿过茫茫高原,穿过广袤的平原,一直向东进发。

尹德芳的一颗心,早已飞到蓝彩霞和儿女们的身边。迫切归乡的心,早已经把尹德芳带到方岩山脚下那个小村庄,带到尹老爷子那个五金小作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