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紫檀提梁获认可
第245章 紫檀提梁获认可
才旦次仁已经把这些厚薄适中的小叶紫檀片,打磨得极为光滑,透亮。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把每一块小的菱形紫檀片,全部缝合在一起。
他就像一个针线活高手,更像一名技艺高超的刺绣高手。
缝合的一针一线,他都极为讲究。做工精心,细腻而有有艺术美感。每一块小的菱形紫檀木片上,都有美丽的纹路,有精美的图案。
说实在话,这些菱形的紫檀小方块,有金丝与和田玉以及檀香木加持,色、香、形俱全。再加上缝合工艺高超,它的工艺水平,已经和金缕玉衣制作的水平持平了。
这些被越南海蚕线,连缀在一起的菱形紫檀方块,像一条彩色的紫檀金玉带子一样。这条紫檀金玉提梁带子,其型精美,典雅,高贵。
镶嵌的金色的丝线与和田玉并不多,金色和绿色,以及紫檀原本的颜色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点缀这些菱形的小叶紫檀方块。
金灿灿,绿绿的一条紫檀金玉错金玉带提梁,呈现在才旦次仁的面前。他感觉这条紫檀金玉带,特别精美,又特别香。
他满心欢喜自己别具一格的创意。金银玉紫檀这些金贵的材料,让提梁本身都带着贵族气息和艺术气息。无论把这提梁放在哪个时代,哪个朝代,哪一个过度或者哪一个地区,都是一件极具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以及收藏价值的提梁。
才旦次仁敢说,他创作的这条紫檀金玉提梁,这绝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提梁。
从整体的造型来看,这条紫檀金玉带提梁,的确好看。给人一种神秘、沉稳、端庄、典雅、含蓄。代表了中国人最深层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取向,承载着中国人的一种精神情节,见证着中国人最深层的精神历史。
制作完成这条紫檀金玉提梁之后,然后准备把这连缀在一起的菱形小叶紫檀片,用包浆的方式包裹在原来那把大银壶的提梁上。
就在才旦次仁拿着刚制作好的提梁,反复把玩。不管是菱形的切片,不论是缝合技术,还是镶嵌工艺,抑或包浆工艺,他都做到了极致。
他独自静静地欣赏这条紫檀金玉提梁的时候,老银匠和尹德芳推门而入。
推门而入的老银匠,他第一眼看到这条紫檀金玉带提梁的时候,他就彻底沦陷了。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才旦次仁手中的提梁上。
不需要任何语言,只是从老银匠脸上那诧异的表情,就能说明一切。才旦次仁的金缕玉衣的提梁创意,已经完全征服了对技艺要求极度苛刻,极度严苛的古怪老头儿——老银匠李润泽。
老银匠二话没说,他直接向才旦次仁伸手,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他想从才旦次仁手中要这条提梁!
才旦次仁温顺地把手中的紫檀金玉提梁,递到老银匠的手中。
尹德芳的目光,也被才旦次仁制作的这条紫檀金玉提梁带子,牢牢地锁住,根本挪不开。他也是屏住呼吸,担心自己的呼吸声太大的话,打扰了师傅欣赏这条精美的提梁。
老银匠和尹德芳对这条提梁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条神秘、沉稳、端庄、典雅而又含蓄。还是金、玉、紫檀和檀香木几种金贵材料融合的带子。
此时此刻,操作间的时间,似乎完全凝固,仿佛时光在这一刻具象化。或者说压根不存在,时间或许完全静止。
谁都没有开口说话,三人的目光,完全落在这条提梁上。操作间里,只有三人均匀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每一片菱形的紫檀木片大小均匀,形状一模一样。镶嵌的金线和玉块,形成精美的图案。每一处缝合线都拉得非常匀称,整齐划一,又严丝合缝。这些切片上的缝线线条,方向一致,大小一致,长短一致。
一针一线,才旦次仁几乎都精确到毫米。每一针,都有固定的位置,每一条线,都笔直穿过菱形的紫檀木片。
有些地方,甚至看不出任何缝合的痕迹。仿佛这些紫檀木片,是天然形成一条紫檀金玉带子似的。
看到这些精美的菱形紫檀木片,一块一块地缝合在一起。整条紫檀金玉带子,跟古代帝王的金玉腰带没有任何分别。这条带子,富贵,高档,奢华至极。
金色,绿色加上紫檀的本来的颜色,颜色金黄,极为灿烂。但是所有的色彩组合起来,并没有任何的对立和冲突。
看到这条紫檀金玉提梁带子,一定会想起那件出土文物——珍贵的金缕玉衣。
老银匠小心翼翼地捧着这条紫檀金玉提梁,一会儿凑到自己的鼻子下面,一会儿又放到自己的眼睛前,仔细地瞧,仔细地审视。
他连每一处的缝隙都不放过,每一片紫檀片上的纹饰和图案都仔细的检查,看图案和纹饰是否一致。
“德芳,把放大镜递给我!”
“好嘞,师傅。”尹德芳顺手操起一把放大镜递到老银匠的手里。
有些地方,老银匠看不了,他就叫尹德芳把案桌上的放大镜递给他,他还要继续审查,欣赏。
说实在话,尹德芳也想把这条紫檀金玉提梁抢到手里,要看一个究竟。才旦次仁这小子,他是如何做到这么精致的。
不过,这条紫檀金玉提梁被老银匠捷足先登,他只好在一边欣赏。
而才旦次仁呢,他完全明白,自己做的这一条紫檀金玉提梁完全征服了银匠老头儿,也征服了师弟尹德芳。
不过,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得意洋洋和骄傲的表情,而是谦虚谨慎地站立在师傅的边上。可以说静候佳音也行,或者说等候老银匠的审判和宣判也可。
“嗯,的确不错!做工细腻,图案精美,纹饰合理,没有任何瑕疵。可以把这条紫檀金玉提梁包浆上大银壶法器上。”看了老半天,老银匠得出最终的结论。
得到老银匠认可,才旦次仁道:“谢谢师傅夸奖,主要是您这里材料齐全,要什么都有什么。”
尹德芳听得极为分明,才旦次仁这小子,现在学会了拍马屁。和以前那个桀骜不驯,洋洋得意和骄傲自满的才旦次仁完全是两个人。
而且,他现在拍马屁,拍得不留任何痕迹。看来,他在做人方面,和他的技艺一样,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真是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