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活学活用镂空雕
第212章 活学活用镂空雕
如果一条线条錾刻出问题,也意味着这个大银壶法器的艺术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成为败笔,缺陷。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娃
更严重一点说,这件银器法器可能成为废品。再说严重一点,就是一次重大的事故。
因此,錾子的选择非常重要,对錾花的工匠技艺要求也非常高。
尹德芳还必须趁着记忆,用大脑回忆自己创作的《银器盛典》图案,在银壶上创造各种形象,就是把图案上的画作完整地搬上银壶,他必须一口气做下去。
有了完整的创作思路之后,不能稍作停留,不能中途打断。否则,在银壶上的创作就走样。
他专心致志地錾了一个上午,他连一次厕所都没有上,才旦次仁烧的茶水,即使放在他的面前,他都没顾得上喝一口。
他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一鼓作气做好。这既是保证自己的士气,也是保证创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老银匠夫妇也是眼睛都没有眨一下,他们手忙脚乱地递錾子,也是累得够呛。他们夫妻二人,就像网球场上的球童一样,保持本分,绝对不能打断球场上的主角表演。
看到立体丰满的《银器盛典》图案越来越清晰,老银匠夫妇对尹德芳的錾花技艺赞赏有加,也非常满意。
银壶上錾刻的银壶法器,依旧盖着层层的哈达,目前,哈达还没做鎏金工艺,颜色都是一样,依旧是银质本色。
法师,僧侣和朝拜者们身上的衣服,现在还没有鎏金,颜色依旧是银原本的颜色。他们面部的表情丰富,庄严肃穆。
如果拿着放大镜仔细看,每一个人的细部特征又不一样。眉毛,汗毛,发须根根清晰,额头上的皱纹,脸上的皱纹,法令纹,条条清晰。
整幅图案,立体丰满,人物形象鲜活。
錾刻完所有的人物,事物之后,尹德芳又仔细地检查了三遍,看是否有漏掉的图案或者纹饰。
挺好,挺完美,几乎和事先绘制的《法器盛典》图案一模一样。
时间来到中午,四个人,肚子早已空空了。甚至可以说饥肠辘辘。
老银匠夫妇也是忙得满头大汗,连背部都有汗水冒出来。老银匠戴的老花镜镜片上都有一片雾气,他摘下老花镜,用布擦了擦,然后戴上,拿着放大镜,又仔细看了一遍尹德芳的錾花。
银壶上的第一扇面上的人物和事物,形象逼真,纹饰部分也相当完美,找不出任何瑕疵和小缺陷。
老银匠不停地颔首,心里赞许道,这大个子錾刻技艺不错,可以说相当精湛,他的錾花技艺,并不在自己之下。完全有出师资格了。
老银匠夫妇看到银壶上第一幅图案《法器盛典》,錾花大功告成,非常喜悦,可以说是心花怒放。
他们强烈建议,尹德芳必须立刻休息一下,到外面八廓街上弄些好吃的,中午饭之后,稍作休顿,然后继续錾花工艺。
因为长达几个小时的连续捶打,此时此刻,突然停下来之后,尹德芳才感觉到手有些酸软,握錾刀的手指,都凹陷下去很深的凹槽痕迹。握锤子的大手,也是汗涔涔的。手腕僵硬,稍微一动,就疼痛不已。颈部也比较僵硬,他不停的摇动自己的颈部。
他的臂膀也非常胀痛,脚和大腿也有少许麻木了。他的眼睛也很疲惫,有一种说不出的酸痛感。坐了几个小时,屁股也是坐得生疼。不过,他的腰还好,没有任何的不适。
他只是感到自己的肚子空空的,几乎快要饿扁了。
尹德芳是该休息一下了。他站起身,甩了甩胳膊,活动活动筋骨。
对技术极为苛刻的老银匠,他向尹德芳伸出大拇指,笑逐颜开地夸赞起来:
“了不起,了不起,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才旦次仁,你啊,应该多向他学习,你看他,一个上午动都没有动过一次。
他坐得住,坐得稳,手艺人就要这样。一坐就是一辈子,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难的是一辈子只干一件事。
而且还要把这件事干好。想要成为一个行家,认真检查三遍,你就超出了百分之九十的人了。
任何一件事,如果你认真做十遍,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了。”
很显然,老银匠对尹德芳很满意,尹德芳对自己的表现也非常满意,没有任何瑕疵,万事开头难,总算是一次成功的开始。
尹德芳谦虚地回道:“谢谢师傅,是您指导有方,让您和师娘受累了。”
师傅和师娘心疼尹德芳,又在店里给他专门点了一道红烧羊蹄肉。而且点了超大一盘加量的羊蹄肉。
羊蹄肉,是营养丰富的食材。可以补充胶原蛋白,还可以补气血,强筋健骨,美容养颜,增强人的免疫力。
劲道的羊蹄肉,是尹德芳的最爱。红烧的羊蹄,吃起来劲道,香气四溢,还特别滋补身子。
一顿午饭之后,尹德芳所有的疲劳一扫而空,他又满血复活了。
老银匠夫妇回家午休,他们一再强调,下午两点钟再动手錾花,一定要等他们夫妇来了之后,才能动手。
尹德芳和才旦次仁回到老银匠的银匠铺子,他们闲来无事,就来的老银匠的图书角,看书解闷。
尹德芳想找一本银匠镂空雕刻的书,可是,他找了半天,就是找不到这类书。
尹德芳突发奇想,没有银雕镂空技术的书,一定有玉雕镂空技术。但凡技术,都是相通的。有玉雕大师,一定有玉雕技术。雕刻玉器,和制作银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
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借鉴雕玉大师的镂空雕刻技法,把这种镂空雕刻技法用到银器制作上。
于是,他从书架上找到一本和雕刻玉器有关的书,认真阅览起来。
古代镂雕玉器,根据形态和装饰作用不同,分为多种雕刻技法。比如单层镂雕或者叫透雕,多层镂雕,分层镂雕,立体镂雕,镂空纹饰器皿,以及辅饰镂雕器皿等。
不过,镂空雕刻难度极大,不是一般的银匠能掌握的。看完书之后,尹德芳叫上才旦次仁,他们来的银匠铺子的操作间。
“才旦次仁,你看这把錾刀,这个是用来镂空雕刻的。”
“这个叫什么来着?”
“这叫脱錾,先在银壶表面錾刻出花纹,再利用脱錾,沿花纹边缘将地子脱下,仅留出錾刻的花纹。这种工艺要求银匠技术极高,稍不慎,就把银壶錾刻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