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跳起来可摘桃子
第222章 跳起来可摘桃子
“德芳,剩下的图案不多了,仅剩四幅图案了,等所有的图案錾刻完了,咱们就做鎏金工艺和珐琅工艺。搜索:小说魂 本文免费阅读
但是,做鎏金工艺和珐琅工艺,添加其他颜色来修饰银壶,这只是起到点缀的作用,不能喧宾夺主。银壶本来的面貌不能破坏,它本来的颜色才是本质。
要把这件银壶法器做成样板法器壶,以后的银壶法器,就按照这个标准来制作。不管是工艺流程,还是工艺水平,我们都要做到数一数二的水平。”
“好嘞,都听师傅您的。”
要做就做一流的艺术品,这也是尹德芳内心追求的。做一流的艺术品,做一流的大银匠,这是每一个银匠的梦想。
人生,就像摘桃子一样。当你走到桃树下,只要稍微跳那么一小下子,也许你就能摘到自己想要的桃子。
如果你不跳一跳,枝头上那鲜红的桃子永远也不会主动落到你的手里,你就永远也品尝不到那鲜味可口而甘甜的桃子。
人生,没有梯子,没有跃迁,没有贵人,永远也摸不到天花板。对于那些已经找到财富密码的成功人士,找到精神财富密码的艺匠,天花板并不算太高。
即使是天空,天空也不算高。只要有航天器,分分钟实现登天的梦想。
人生,想达到理想的彼岸,只有借住正确的工具。抵达理想的彼岸,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做银匠,继承传统的时候,还要努力尝试别人没有尝试过的新工艺。
当你创新的产品来到市场,你的产品受到热烈的追捧,甚至被抢购一空的时候,你才会明白,创新永远是王道。
“中午继续给你们加餐,以后每天中午都给你们加餐。下午两点钟之后,再来银匠铺子。你们吃过午饭之后,也要休息一下。
做银匠,也要学会休息,只有休息好,在干银匠活的时候,不会出现失误。这段时间大家都比较累,比较辛苦。”
老银匠觉得,自己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就是让他们吃好一点,休息好一点。所以他决定以后中午都给他的两个徒弟加餐。
别人期待加餐加鸡腿,尹德芳期待红烧大羊蹄。尹德芳这一生,最爱的就是红烧大羊蹄。
这种固执的偏爱,现在已经延伸到他对银器的偏爱。但凡搞艺术创作的人,都有这种对某种事物固执的偏爱。
也许就是这种固执的偏爱,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创作执念。正是这种艺术创作执念,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大家。
比如有的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他总是偏爱在自己的案桌上放一个苹果,他闻着这种苹果的味道,创作出了一本又一本的经典文学作品。
如果每天一餐红烧大羊蹄,尹德芳要高兴得跳起来,不过,吃肉要有一个度,青菜萝卜也要吃。
银匠干活,属于体力活,消耗的确非常大,对肉食的需求自然量大一些。肉食自带酸性,不能餐餐都只吃肉。
在银匠铺子干活,在八廓街加餐,再回到银匠铺子休息,每天如此。
尹德芳安心待在银匠铺子里,叮叮当当,当当叮叮地一锤子一锤子地捶打这把《繁盛如斯》银壶法器。
他没有什么杂乱的思虑,他没有被外界打扰,没有被各种讨厌的社会事务干扰。
他非常喜欢和享受这种宁静的银匠生活,坐在那里,和器具对话。他把自己的体温和灵魂注入自己打造的器具里。
器具里的人物,动物,植物也仿佛有了灵魂一样,开始鲜活起来,和创造这件器具的银匠来一场近距离的对话。
干完活,就看看各类书籍,喝喝茶,和才旦次仁聊聊天,聊聊生活,聊聊未来,或者到展览室里,欣赏师傅银匠铺子里的各种银器。
这种单纯而简单的朴素生活,对尹德芳来说,这也是一种美好。
两点一线的生活,虽然单调了一些。但是,看到手中的银壶法器渐渐成型,甚至得到师傅的高度认可,特别是得到布达拉宫方面的高度认可,他也就心满意足,甚至乐得屁颠屁颠的。
即使过去很多年,回到浙江的尹德芳,成为一代银匠名师的他,依然怀念他在西藏当银匠学徒的,这段单纯、充实而快乐的银匠学徒生活。
每天都在打造这把大银壶法器,讨论的话题也是这件大法器。对尹德芳和才旦次仁来说,这就是他们这段时间的真实生活的写照。
完成《锅庄舞步》这幅图案的錾刻之后,接下来就是錾刻《****》这位英雄人物。
尹德芳凝视着地上摆放的《****》图案,这幅是由他自己亲自创作的图画。
英雄的****似乎要从图中跃出,仿佛英雄刚刚打完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仗,带着他的将领,翻山越岭,走过绿色的大草原,来到拉萨城,来到老银匠的银匠铺子里。
望着地上的图案,尹德芳暗想:这一幅英雄图案,必须用到鎏金工艺和镂空雕刻技艺,以及珐琅工艺。
因为英雄的身上的诸多配饰,都是绚丽的颜色。绚丽的颜色,银壶本身的颜色是无法传递的,就需要鎏金工艺和珐琅工艺来表达。
尹德芳和才旦次仁这两师兄弟,他们已经早早在操作间等候师傅了。而且,勤快的才旦次仁已经烧了一大壶茶水,把茶都泡好了。
下午两点整,老银匠夫妇准时来到银匠铺子的操作间。他们夫妇休息之后,精神极好,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师傅,师娘,你们来了。”尹德芳赶忙向老银匠夫妇打招呼。
“嗯,你们现在可以动手了。德芳啊,这一幅图案,在镂空雕刻的时候,要更加小心。不能出现任何纰漏!”
尹德芳赶紧应答:“弟子明白。”
他脸上露出少有的紧张神色,毕竟是镂空雕刻,这是尹德芳有些发怵的工艺,必须更加小心谨慎。
尹德芳脸上这一微妙的变化,瞬间就被老银匠洞察了。特别是锻造关键的器物,弟子的信心非常重要,老银匠最善于捕捉弟子的神色。
“不必紧张,该怎么镂空雕刻的,就怎么镂空雕刻。细心一点就是。”
这次镂空雕刻,和尹德芳第一次錾花一样,他的确有些紧张。如果转移一下注意力,也许能再次度过这次心理危机。
遇到心理危机时,要不断调试自己的心理。缓解心理紧张情绪的法子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