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繁盛如斯》的盛况
第234章《繁盛如斯》的盛况
有才旦次仁这把好手,加入大银壶法器的錾花环节,银壶法器錾刻的速度大大提升,布达拉宫订制的银器法器制作进程大大加快。本文搜: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
能够向布达拉宫提前交货,对老银匠李润泽来说,可喜可贺。
才旦次仁这么年轻,记忆力这么强,錾刻技艺如此高。自从才旦次仁这小子进入自己的银匠铺子之后,被老银匠发现这个人才并重用他之后,才旦次仁制作的银器大受欢迎。而且,供不应求。
才旦次仁给老银匠的银匠铺子和银器公司,带来无数的声誉,让老银匠李润泽有些惭愧。因为在制作这件法器之前,老银匠还有些轻视他,讨厌他,鄙视他。
老银匠带银匠学徒这么多年,他总是希望天赋极高的银匠学徒来到自己的银匠铺子当学徒。不过,让他特别失望的是,他教授过的银匠学徒工,一届不如一届。
这种糟糕的现状,甚至一度让老银匠非常失望,甚至一度绝望。他甚至想暴粗口,大骂一通自己的弟子,为啥教你的简单的东西都不会?
让老银匠欣慰的是,他的关门徒弟尹德芳,这么稳重,这么厚道,技艺超群,还影响了和带动才旦次仁走向大国银匠之路。
一个银匠师傅,在有生之年,遇到两个如此优秀的银匠徒弟,人生何求,夫复何求?
银匠铺子有这样优秀的银匠,这可比金钱或者黄金更值钱啊。
一门古老的银壶一片造技艺有了传承人,对年过花甲的老银匠李润泽来说,他是一个国家级别的银匠大师,自己后继有人,还有什么东西比这更开心的呢?
在这个变幻无测世界,金钱,对于一般人来说,可以解决衣食住行的一般问题。但是,金钱却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比如天赋超群的银匠学徒,是可遇不可求的。即使你拿着大把大把的金钱,也不一定求来天赋秉异的银匠学徒。
在银器界,在银器创业界。无论银匠铺子还是银器公司,他们迫切需要像尹德芳和才旦次仁这样优秀的银匠。
纯手工的银器制作,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极高的艺术品质。目前阶段,极度紧缺纯手工银器制作人才。
国家看到这种情形,地方政府也看到这种情形,民间也看到这种情形。
新千年之后,政府对非遗传承技艺和非遗传承人,加大了扶持力度。让更多愿意继承这种非遗技艺的人看到了希望。比如,浙江省带着一批批非遗传人到北京蒙藏学校,非遗技艺和非遗作品,向国内外观众现场展示。
看到大银壶法器进展顺利,老银匠也是喜在眉梢,乐在心里。如果这两个优秀的徒弟一直待在自己的银匠铺子。
那可以接受全国所有的银匠铺子的挑战,甚至可以向全国的银匠作坊宣战,不论制作什么样的银器作品,都可以和他们一比高下。
在交货日期前一周,自信满满的老银匠,他就通知布达拉宫方面前来验收。
布达拉宫方面,对这一尊大银壶法器非常满意。可以这么说,几百年来,这是他们收到的最满意的一件法器。
无论是从制作工艺方面,还是艺术水准,都达到极高的水准。
可以说这尊《繁盛如斯》大银壶法器的制作水平,已经达到世界一流的制作水准。
如果把这件大银壶法器,放到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这件大银壶法器的制作技艺,制作水平,都达到世界的顶尖级水准。
如果把这件作品放到市场上销售,估计各家博物馆要打破脑袋,争相抢购这件大银壶法器。而且它的价格肯定高得离谱,不过,这件大银壶法器属于非卖品。
这件大银壶法器作品,属于布达拉宫特别订制作品,也是他们近年最看中的一件稀有珍藏作品,属于非卖品。
即使全世界的商人想购买这件作品,他们也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这尊银壶法器的錾花质量和錾花水平,在银壶圈子里,大家都清楚,这是一件制作水准上乘的银器作品,甚至可以说是新千年以来的一件稀世精品。
银壶上的錾花图案,艺术性也是超高的,可以和国家级博物馆的任何一件藏品媲美。
这尊《繁盛如斯》大银壶法器制作完毕之后,先是布达拉宫的验收,然后是公开展出,得到全国各大寺庙一致肯定,又得到银壶圈子一致性叫好的高度评价,最后得到国内外诸多银匠大师一致肯定。
最高兴和开心的就是银匠大师——老银匠李润泽,自己麾下有两名出色的银匠徒弟,錾刻技术让他非常满意。
接下来,就是这件《繁盛如斯》银壶法器的新闻发布会和展出。
特别是这尊银壶法器《繁盛如斯》,一经展出,各大媒体的记者都来了。许多新闻记者,他们端着长枪短炮,对着这尊大银壶法器,就是不停地咔嚓咔嚓拍摄。
一时间,聚光灯下,闪着灿烂银色的银器大法器《繁盛如斯》,成了最闪亮的存在,成了焦点中的焦点。当然,老银匠也成了采访的焦点人物。
然后,各家媒体影视新闻和报刊媒体的新闻头条,对这件银壶法器做了大量的专题报道。在商界,金融圈和银壶圈以及新闻界引起巨大的轰动。
很多大银匠,从全世界各地纷至沓来,来布达拉宫,就是一睹这尊《繁盛如斯》大银壶法器的芳颜。
这尊大银壶法器展出的那一天,老银匠装扮一新,他容光焕发,精神矍铄。他接受了各家媒体的采访,幸福洋溢在他的脸上。
在镜头下,老银匠笑起来,像春天盛开的花朵,非常灿烂,他脸上那些皱纹似乎都不见了踪影。
仿佛他是越活越年轻了,仿佛他那天喝了蜂蜜一样,甜滋滋的,美滋滋的。
他走路都比往常轻快得多,甚至都能听到老银匠边走路边吹口哨的情形。
一提到这尊《繁盛如斯》大银壶法器,老银匠对着新闻记者滔滔不绝地介绍着。
他手指着银壶表面的图案和镌刻着尹德芳和才旦次仁的名字,对尹德芳和才旦次仁大加表扬。说这是他们师兄弟第一次合作的作品。老银匠的溢美之词,如高空的瀑布,倾泻而下。
非常遗憾的是,记者想采访主创人尹德芳,而尹德芳那时已经回到浙江,缺席这场精彩的《繁盛如斯》新闻发布会。
因为记者们都想知道,这件银壶大法器的创意,为何叫繁盛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