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在东京的宣讲
中村次郎送了一把钥匙。
“这是我们家族在东京的房子,现在我就交给你了,你以后去东京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住到那。”
陈知文接过钥匙,摩挲着钥匙,感觉有些头大。
东京的房子,现在还很值钱。
毕竟是全日本最繁华的地方,房子贵也是应该的。
但是就是有一个麻烦,那就是之后的“烧烤”。
到时候这个房子应该也会受到损伤,自己到时候说不定也要花上一大笔的钱。
但是他还是欣然接受。
在结束在家族的一系列敷衍之后,陈知文终于回到了母校。
他第一件事就是拜访了自己的老师中岛由一夫。
中岛老师显得有些苍老,因为作为老师,而且还是一个负责的老师,他对自己的学生一直都很担心。
虽然作为军医,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终究还是有几个倒霉蛋。
而且还有许多人被俘虏了,所以中岛由一夫一直得不到他们的消息。
在见到陈知文之后,他真的很高兴。
在这个战乱的年代,还有学生能过来看望自己,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中岛老师,我来看望您了。”
“是中村呐,我很高兴还能看见你。”
中岛老师不语,只是给陈知文泡了一杯茶。
陈知文说明了自己这次过来的目的。
“老师,我这次过来是想帮我所在的研究所招收一批新的成员,所以我这次过来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帮助。”
中岛由一夫详细了解了陈知文这个研究所的情况,一开始当他得知陈知文所在的研究所叫疫病研究所之后,他的眉头紧皱。
在他得知陈知文所在的这个研究所不是在研究投放疫病,而是在研究如何治疗疫病之后,他原本紧锁的眉头一下子就舒展开来。
“中村,你要知道,我们医生应该是去救人的,而不是去害人的,你这个研究所很不错,但是你要记住,不要去为了目的,就不择手段的伤害别人,这样的事情是做不得的。”
陈知文很惊讶,他惊讶于中岛由一夫会在自己面前说出这样的话。
“老师,请您放心,我是绝对不会去做那种不人道的事情,我会坚守我作为医生的本心。”
陈知文在说话的时候,语气很郑重。
没人在自己面前说过这样的话,原来日本人里边还是有正常人的。
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岛由一夫能说出这样清醒的话,属实是非常难得的。
“我们研究所这次是和军医部一起招聘的,到时候会有考核,通过考核的能进入我的研究所,没有通过考核的,将会被送进军医部。”
在中岛老师的帮助下,陈知文很快就在校内召开了一场宣讲会。
在宣讲会上,陈知文宣传了这边的好处,并且承诺,所有愿意过来的东大学子,都可以在这边受到他的帮助。
在东京帝国大学,陈知文的宣讲会受到了欢迎。
主要是陈知文在这些学生中很有名。
陈知文也不知道自己原来在学生中如此有名,大家都知道他在毕业的时候受到了天蝗大人的格外恩宠,大家都以陈知文为目标,打算在自己毕业的时候也要收到一样的待遇。
更关键的是,大家对于陈知文的军衔有些不敢相信。
大佐很常见。
至少在东京这个地方,大佐穿着军服走在外面人家不会多看他一眼。
但是这么年轻的大佐,而且大家都知道,陈知文毕业只有一年多的时间。
正常的本科毕业生进入军队,会被授予少尉,就算博士毕业的去军队,也只会被授予上尉或者少佐。
而且博士毕业的时候人已经接近三十岁。
陈知文是少有的,这么年轻的大佐,光这一点就让大家很兴奋。
在宣讲会结束之后,有人问了陈知文这个问题。
“中村学长,我们都知道您是两年前毕业的,入伍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一点,我想询问一个问题,那就是您是怎么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走完人家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走过的路,变成大佐的呢?”
陈知文被这个问题给难住了,因为自己好像每一次晋升都有些破格。
他想了想,回答道,“我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晋升为大佐,这主要还是因为我的学习态度,就算进入工作岗位,我也没有放弃学习,一直在吸取知识。”
“我能成为大佐,不是靠我的家庭背景,我的家庭很普通,只是一个普通的家族,而是靠我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不断学习超越自己。”
陈知文给台下的学弟灌进去很多鸡汤,他估计应该能让他们亢奋一段时间。
果然在宣讲结束之后,陈知文收到了很多人的简历。
大家认为跟着陈知文是有肉吃的。
陈知文很想把大家都招进来,但是这个想法很快就得到了中岛由一夫的制止。
“你不能将这些人才都一网打尽,因为你这会得罪别人。”
陈知文这才反应过来。
如果他真的这次将人都带回去,那就会发生一件尴尬的事情,日军还有政府部门将会招揽不到东大的人才。
要是自己的行为让人家不满,陈知文以后可就惨了。
所以他只好从两百多份简历中挑选出十几份简历带走。
来投递简历的不只是医学人才,还有很多是研究生物的。
只是在现在,不管是研究生物的还是研究医学的都要会解剖,会做实验,所以陈知文是不看他们的专业背景,只看他们的专业排名。
陈知文只选了一些中等的学生,因为他知道,那些顶尖的学生,还不是自己这个小小的研究所能招揽的。
人家学生对自己的情况没有一点认识,但是陈知文不能不懂事。
但是对这十几个被选出来的学生,陈知文已经是相当满意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陈知文走遍了东京的学校,也招揽了很多优秀的学员。
只是在此期间,他遇到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让他意识到现在日本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