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金阙弃还真

第146章 丹丸(上)

第146章 丹丸(上)

胡麻粥的热气缭绕,吕尚垂眼掩去眸中微光。

在吕永吉服下松针茶后,他清晰的’看‘到吕永吉肩颈处,淤积的青灰浊气被一点点化开,犹如春日融雪,重塑吕永吉积年劳顿的身躯。

这长春丸确有延年益寿之功,只是一点丹屑,就为吕永吉添续了三五载寿元。

若是整颗长春丸,最少能添二三百年的寿数。

“公爷,车驾已在府门候着。”

就在这时,吕全掀开雕花帘栊,在外低声道。

“嗯,”

吕永吉淡淡的应了一声。

用过早膳,吕尚随吕永吉乘上车驾,四匹毛色如霜的健马昂首而立,马鬃尾梢皆用赤金细绳编成吉祥结,马蹄踏在青石板上有细碎轻响。

车舆微晃,四匹健马同时踏蹄,竟然比寻常马车还要平稳三分。锦帘外传来侍从们策马扬鞭的声响,前导的十二名家丁,身着劲装开道。

车驾行至皇城,宫门前的铜狮,在晨辉下泛着冷光。

车舆在朱雀门前停稳,吕永吉掀开锦帘,青石板上的晨霜尚未化尽,宫门前两列左右武侯府甲胄森然,腰间横刀在晨光里泛着冷冽寒意。

吕尚随吕永吉下车,广袖拂过车辕,整了整玉带,俩人一同踏过九级丹墀,穿过广阳门,缓步走入甘露殿。

甘露殿内丹墀狭长,汉白玉砖面映着烛影摇曳,吕尚抬眼便见御座之上鎏金蟠龙纹案几后,一身常服的天子杨坚正垂眸翻阅奏疏。

“陛下,”

吕永吉与吕尚并排入殿,在丹墀下俯身行礼。

殿中烛火映得杨坚常服上的暗纹蟠龙似在游走,他搁下手中奏疏,道:“不必多礼,赐座。”

四名内官抬着朱漆矮凳上前,吕永吉、吕尚父子谢恩后落座。

杨坚目光从吕尚身上掠过,烛影在他眼尾投下浅淡阴影,唇角含笑,道:“表弟,你生了個好儿子啊,”

吕永吉低眉,眼角皱纹里漫着淡淡的笑意,回道:“陛下金口,臣惶恐。臣子能为国枕戈,能为陛下分忧,亦是我吕氏一门的荣光。”

杨坚微微颔首,道:“你能有这個心,朕心甚慰。”

“朕知道你因何进宫,你也无需担心,凉州有贺娄子干照看,正适合他这样的年轻人历练。”

“荣定这一去,当下这朝局,朕还能信任的外家中,也就只有飞熊能出镇边陲。”

“陛下,您既委臣儿以边镇,臣纵肝脑涂地,也不敢有半分推诿!”

吕永吉霍然起身,躬身道:“只是,臣恳请陛下赐一位深谙边务,能镇住胡汉诸族的长史辅佐,也好让他内外兼顾。”

他声音沉了几分,目光扫过殿中摇曳的烛影,轻声道:“边地向来盘根错节,若无得力臂膀,实难在胡汉之间,做到面面俱到。”

杨坚听罢,手指轻轻敲了敲御案上的黄色奏疏,笑道:“表弟啊,你倒是与朕想到一处去了。”“你放心吧,凉州的长史,司马、六曹参军,朕都有安排。”

吕永吉道:“既然陛下都如此说了,那臣也就放心了,”

杨坚摇头,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表弟,朕知你是关心则乱,只是,飞熊若想独当一面,有些风浪总要让他自己去闯一闯。”

他的手掌摩挲着御案上的奏疏边角,烛影在他眉间投下一点浅淡的阴影,轻笑道:“不过,你这做父亲的心思,朕还是能体会一二的。朕当年送阿摩去并州时,也是很难割舍。”

所谓阿摩,是晋王杨广的乳名,杨坚是虔诚的佛教徒,他子女的乳名,皆与佛教有极大关联。就如杨广的阿摩,在佛教中就是‘善女’的意思。

吕永吉喉头微动,躬身再拜:“陛下圣明,臣记下了。”

“能记下就好,”

杨坚点了点头。

吕尚在旁,默然的看着天子杨坚与吕永吉相谈,作为晚辈的吕尚,在这個时候,根本没有开口的余地,只能在殿中静静的等着。

直至响午,吕永吉才向天子杨坚告退,在得到杨坚允许后,吕永吉与吕尚慢慢退出甘露殿。

父子二人沿汉白玉台阶下行,靴底

与砖面相触,发出清越的回响,惊起檐角几只灰雀,扑棱着掠过宫墙。

临出宫门时,吕永吉忽的住足,道:“明日随为父去城西的法界寺,给你母亲上柱香。”

吕尚应道:“是,”

吕永吉叹道:“你母亲当初走的时候,最不放心的就是你,如今你也算是成人了,天子封你为县公,又让你外镇边陲,再等一年多,你亦要成家了,咱们也该去看看你母亲了。”

吕尚望着吕永吉鬓角新添的白发,喉间泛起酸涩。一阵风掠过宫墙下的槐树,将几片新叶卷到他广袖上。

他垂手将叶子拢在掌心,想起幼时母亲常把槐叶,串成风铃挂在他的床头,那些细碎的清响,轻轻摇了摇头。

宫门前的铜狮已被晒得温热,四匹健马不耐烦地刨着蹄,赤金吉祥结在风里,晃出细碎的光。吕尚扶着吕永吉登上车舆。

“驾,”

车夫呼哨一声,车舆碾过朱雀大街的青石板,日影渐斜,将车辕上的赤金吉祥结,拖拉出长长的光痕。

吕尚掀开半幅锦帘,见道旁垂柳新叶在风里翻卷,树影斑驳。

有卖杏花的胡姬挎着竹篮穿行,篮中花瓣上的水珠沾着细尘,街角茶棚里,几个身着翻领胡服的商客正围炉煮茶,铜壶嘴喷出的白气,混着模糊的突厥语笑谈,随风飘入车舆。

车舆在青石板上碾出细碎声响,吕永吉望着儿子掌心的槐叶,低叹道:“你母亲若是还在,那该有多好啊,”

“她跟着我这個穷汉,吃了一辈子的苦,偏偏到了要享福的时候,却丢下了咱们爷俩,你母亲这辈子无福啊,”

车舆徐徐拐入巷口,朱漆府门的铜环,撞出清悠的声响。吕永吉踏下车辕,慢步走入齐郡公府。

吕尚在后面看着吕永吉的背影,摸了摸袖中的玉瓶,低声道:“确实是无福,若是阿母还在,这枚长春丸正好一人一半,也算是我的孝心,以此报答此身的生养之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