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出狱
和方家人关一个监狱的王老婆子和谢金花傻眼了。
早知道还要督促写字,她们就不要挤进来了。
“亲家啊!我一把年纪半截子入土的学了有啥用啊?孩子们学了就成。”
半截子快入土的陈念……
“亲家,你得好好学给孩子们做榜样,你会了还能交金宝他们和王龙媳妇肚子里的娃啊!你想想他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你!”
陈念难得和气,语重心长。
王老婆子眼中的光亮了。
看谢金花也是一脸排斥。
“金花,你想你闺女都认字,你和保友哥都认字,以后找的女婿能差吗?再说如果你们不认字,以后开店了,别人认字你们不认字,你们放心把账交给他们?万一认字的闺女女婿孩子不在,客人点菜你菜单都不认识?”
陈念说了一半不继续说了,眼神直视谢金花谢金花硬着头皮思索片刻,认字嘛!有啥难得。
鸡血打完挨家挨户都亢奋,短暂亢奋一会儿后都蔫吧了。
好难,一把年纪为何还要吃学习的苦。
“阿奶,这个字我认识是陈,耳东陈,是咱们的姓,也是陈家村的姓!”
方满秀扬着小脸一副求表扬的神情。
陈念摸摸她的小啾啾夸赞了她。
兜里掏出一块柿饼,掰一半给她。
“谁学得好就奖励谁!”
方满秀接过柿饼,哇,甜丝丝的味道,她看向爹娘。
“这是你的奖励,除了你谁都不能吃。”
陈念强调一句。
没想到村长居然还能偷偷带东西进来,大家学习劲头更足了,尤其是孩子,他们知道还有半块柿饼。
陈和村子里其他人的姓之前学过,这是巩固,孩子们很快掌握。
狱卒瞧着陈家村,不一般啊!老人孩子齐认字。
昨天抓他们进来的那个守卫统领领着县令过来,想瞧瞧这伙人老不老实。
远远的就听到地牢传出朗朗读书声。
“这?”
他们疾步进来。
地牢里打架斗殴谩骂的景象没有,只有秩序井然的朗朗读书声,陈家村老弱妇孺坐在地上,闭着眼睛,摇头晃脑。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狱卒想打招呼,县令摆摆手,眼眶发热。
条件如此简陋还能坚持学习,这让他想起寒窗苦读的日子。
出了地牢,阳光洒在脸上,射进心里。
只要有学习的种子,大晋有救,国家不亡。
“走,我好久也没看书了,他们在牢中,逃荒路上尚且努力学习,我更不该自暴自弃。”
他沮丧的神情一扫而空,迎面未来的曙光。
陈家村不知道他们监狱几日游小小的举动,竟然带给一个小小县令如此震撼,激励他一步步进步最终成为一代名相。
陈家村在牢里呆了几天,查明真相的人总算回来了。
出了地牢阳光有些刺眼。
“哎,这里头日子有吃有喝的,以后就没这样咯!”
“想继续,要不你回去?”
村里人打趣。
狱卒们巴不得这群人赶紧走,伺候他们和祖宗似的。
天天那破锣嗓子唱歌,脑袋受不了。
陈家村走了,狱卒哭了,喜极而泣。
犯人们也哭了,舍不得。
有陈家村在,他们挨打都少了,挨骂也少了,饭也能吃饱了,漫长的日子过得快有盼头。
那几个贼人知道自己死期将至,苦苦哀求陈家村到时候一定要去菜市口看看他们。
陈家村…
县令知道方儒安是秀才还特意请他和陈念去详谈。
当他知道方儒安饱读诗书最后当了郎中不禁有些惋惜。
“县令大人,草民一路走来感悟颇多,救人分救人和救心,先生救心,我救身其实都是一样,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只想我的家人无恙,至于致仕就交给大人这种有远大抱负的人,你只管做,剩下的一切交给上天,问心无愧。”
方儒安走后,县令在书桌前回味他的话,思考良久,最后提笔给安宁王写信。
陈家村走后,他们的精神留了下来。
县令找了先生教导狱中犯人,一开始先生不愿意过来。
“他们这些人有些是没有受过教育,学习,压根不知道自己犯的错,没有生存技能,如果他能养活自己,吃饱穿暖,难道还会继续犯罪吗?即便是小偷小摸放出去你就能保证他不会继续这样的生活?”
“至于那些重罪更应该学习,反思,为自己犯过的罪过弥补忏悔,咱们县的路,挖沟渠出不起钱没人做,正好交给这些人。”
县令将此政策上报没想到阴差阳错一步步递到大晋皇帝面前,第一次他审视自己曾经的错误,也不知偏远小县能有这样的人才。
这些陈家村都不知道,乐呵呵拿着县令赏赐的钱殷切看着陈念。
抓了那么多人起码百八十两吧!
“村长
多少钱,别卖关子了。县令有说咱们落户的事吗?咋说的啊,村长你快说话啊!”
陈念掏出钱,额!
“这么少的吗?”
陈念点点头,一个小县城赏金才五十两,那么多人才五十两,还不如雪澈给的多。
“县令说了,他们这地方小可以留一部分人在这边落户,还有一部分只能去其他地方落户。”
一听陈念的话。
“不行啊!村长咱们可不能分开,陈家村出来是一个整体咋能分开呢。”
“是啊!咱们都沾亲带故不能分。”
陈念点点头:“这事我擅自做主回绝了,所以你们想留下的也可以和我说,我再去帮你们提。”
陈家村和金山村的人疯狂摇头,疯了吗?加入一个陌生村子遭受别人排挤。
看大家意见一致,陈念放下心来。
“咱们可能还要再走一段时日,等到了新城,县令说那地方大,有王爷护着咱们日子也能稳定下来。”
“行啊,那咱们出发吧!还等啥呢?”
“快走快走,可别再抓牢里,我都起虱子了。”
“这地方破破烂烂还不如咱们陈家村,亏得王爷跑了,这哪是王爷该过得日子。”
陈家村七嘴八舌。
“duangduangduang”铜锣声再次响起,陈家村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