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郑家兄弟进城

“女娃子大了,你也别总骂她们了,在家还能呆几年呀!”

老村长忍不住把谢金花数落一句。

桂花嘴上的笑都快咧到耳后跟去,谢金花瞪一眼自家洋洋得意的闺女。

眼看着老村长又要开启碎碎念模式,陈念忙搭话:“金花,今天二叔他们找你问点事。”

老村长傲娇冷哼,教育人呢,转移话题。

王老头子身为老村长第一狗腿,煞有介事掏出一本小本本,问谢金花的问题他都记录。

陈念凑过去看他小本本上写啥,鬼画符看不清,得,这几年的字白学。

王老头子心虚的在本子上圈圈画画,估计也就他自己认得清画的是啥。

“啥,团子不见了?那么大一只,咋就不见了?”

一听是问团子的事,谢金花音量不由提高。

她还曾经偷偷摸过团子的毛呢,手感硬硬的,一点都不软,团子大脑袋转过来的时候她的心都提到嗓子眼。

那团子长得俊俊的是好看,性子也温顺,可与它对视那么大一只莫名心悸发怵,谁那么大胆子偷团子。

“团子那么大只,村里人都知道它对咱们村意义,不至于偷吧?是不是外村人?出村也应该能看到,那么大只呢。”

陈念也是这么想的。

团子也不是贪玩的性子,是真说不通。

谢金花只说当时自己在屋里带孩子还真没有听到外头动静,杏花顾着睡觉也没听到,至于莲花那会儿她不在家去兰花家了,自然也不知道这事。

小老头在村里瞎晃悠逮谁问谁,陈念在外面跑,肚子都饿的咕噜噜直叫,回了家饭已经做好。

“听说团子失踪了?”

汪氏从外面回来也听说这事。

这胖家伙可爱能吃,平时也不叫唤,除了个头大能吃也没啥缺点,一般人来方家偷东西都得掂量掂量。

午饭是方银楠做的,疙瘩汤,一人一碗呼哧呼哧。

郑老婆子难得吃饭一言不发。

这引起陈念的怀疑,这事可能和郑家有关,可她实在搞不懂,团子是怎么被郑家人弄走的,还不折腾乖乖跟过去。

吃完饭她故意往郑家住的地方去溜达,发现郑家两兄弟都不在家,她看郑龙媳妇在院子里打水打声招呼。

“哎呦,亲家来了?快进来坐坐?”

郑龙媳妇热络的不行,巴结好陈念说不定现在住的房子还能分给她们。

“住的可习惯?”

“习惯,习惯,这么大屋子呢,怎么不习惯?”

郑龙媳妇笑得见牙不见眼,这是实话。

宽敞明亮的石头屋子可比漏风茅草屋强上不止多少倍。

如果能吃得再好点就更不错了。

院子里还有王家兄弟俩吐的瓜子壳,这兄弟俩还挺闲啊!还有时间嗑瓜子。

郑龙媳妇注意到陈念望地上瓜子壳,笑着拿起扫帚挥两下。

“隔壁人家送的,也没啥零嘴,过过嘴瘾。”

村里去年种的葵花籽,今年又种下去,陈念还打算开发新业务,以后卖瓜子和瓜子糖呢。

村里财政缺口那么大,只能增加创收弥补。

瓜子壳陈念也没留意,她好奇的问:“郑龙兄弟俩去哪了?怎么没看到他们?”

郑龙媳妇叹口气:“嗨,你也知道我们刚到这没地,总不能坐吃山空啊!这不借你们村牛车去镇上找活干?”

借牛车去镇上?

陈念了然点点头,看她还要收拾也没继续多话,背着手离开。

从这边一出去,趁着郑龙媳妇不留意,她大长腿一迈换个方向去了隔壁不远处。

借村里牛车去镇上?怎么想怎么觉得怪异。

今天在这边的是陈福铜,她开门见山。

“郑家人借牛车是你批的?”

陈福铜愣怔三秒:“嗯,啊!是姑奶你去隔壁,没坐村里车,他们去迎迎你。”

真是孝顺好侄孙陈念拍拍他的肩膀,行吧,这小子还是需要历练历练。

郑家兄弟俩去镇上,这事情透露出古怪。

他们去镇上是上午,上午是村里最忙的时候,还真没有人注意到他们二人。

大家上私塾的上私塾,在地里忙活的,在地里忙活。

“金宝呢,金宝现在课间还天天在村口那边等着?”

前面过去找王老头子。

王金宝现在可是村里读书时间最久的娃子,反正整天还是逃课逃课。

王老婆子惯的他无法无天。

“反正我现在赚钱了,金宝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他又不是偷鸡摸狗。只是喜欢凑热闹,就让他凑呗。”

这是王老婆子原话。

王龙夫妻俩觉得这个大儿子已经废了,还不如把所有心思投在小儿子身上,还好,王金宝现在的确不再像以前那样偷鸡摸狗,没和丛宝根一起鬼混。

王金宝从私塾刚要出来,被陈念逮个正着。

“问你个事儿,你今天有没有逃课?”

王金宝有些心虚,眼神漂浮不定。

“行吧?我不是找你麻烦的,我问你点事儿,你今天有没有看到郑家兄弟俩驾着牛车出村?”

王金宝想了一下点点头。

“我当时看到他们牛车后面还盖着一块黑布,我想掀起来看看,还被他们骂了一顿。后来私塾的铃声响起来,我就回去上课了。”

陈念了然摸摸他的头。

“你这整天逃课也不是办法呀,你要么去种地,要么在家帮你娘带弟弟,或者去找事情做,你这学也学不到东西,不是浪费你奶的钱吗?”

王金宝有些羞愧的低下头。

“再过两年你都说亲了,你这样有哪家姑娘愿意嫁给你?就算要嫁给你也是冲着你钱来的,不一定对你真心,你好好想一想吧。”

陈念叹口气,这娃子从小就被王老婆子养废了,现在还是惯的不行。

还好他在村子里没有沾染上其他坏习惯。

想到他的以后,哎呀,真是发愁呀。

陈家村的娃子都是好娃子,她不想放弃每一个孩子。

王金宝也不像小时候那样淘,自从耳朵伤了以后,他自卑也不大和村里的孩子们玩。

他看着陈念的背影若有所思。

陈念去了村口,村口有些人家在种地,这里是出村必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