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我心中的北大
没有人鼓掌、没有人欢呼,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那扇即将被推开的大门。
他们都很好奇,这个即将走进来的这个年轻人、即将走上前台的这个家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居然让位高权重的老许动用了自己近乎所有的关系和能量,推动了这么一场奇怪的竞职面试。
这个少年就这么神奇,就算是他成功的进入校委会,就能做出什么改变?
位高权重的一把手校长,想要大刀阔斧的改革,都阻力重重无从下手,一个学生,就算是成功进入校委会了就能成功?
谁不知道北大和世界顶级大学的差距,谁又不知道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可是谁又能去改变呢?
不说这种改革、改变会得罪他们代表的既得利益阶层,就说这种改变、这种改革,就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
校长又不是终身制,谁会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说这些都算话题扯远了,他们想到的更多的是:
这个幸运小子他到底能不能成功进入校委会,都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坐的这些人,不正是既得利益的代表吗?
不正是改革的绊脚石吗?
屠龙者终成恶龙,谁不曾年轻过?
谁不曾意气风发过?
谁不曾站在底层,为了底层的劳苦大众呐喊过?
但当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度、不同的位置,一切都改变了。
因此现场的所有人,对此这次尝试,都不抱希望。
甚至很多人都不屑去了解李泽沧的具体情况。
依旧认为这不过是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互联网的浪潮,搞成功了一个家教平台,这只是一个幸运小子罢了。
不过此刻,准备走向前台的李泽沧,并没有考虑这么多。
他知道困难重重,甚至一路荆棘之后会伤痕累累,但他同样知道有些事还是需要有人去做。
既然必定需要有人去做,那为什么不能是他去做。
做了,至少问心无愧了,所有事情一定需要考虑结果吗?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就是第一关:征服讲台下面的领导、校委。
让这些校委能放下心中的利益,投自己一票。
让这些领导从心灵深处被触动,在给他们领导汇报的时候再说服他们的领导,最终才能推动这个创新性事件的成功。
更准确的说是成功路上的第一步。
闲话少说,李泽沧推开了会议室的大门走上了前台。
会议桌两侧的领导全部将目光注视在他身上。
看着这个另类的学生,这个非同凡响的学生,这个让大家破例坐在一起的学生,这个穿着运动服很像学生的学生。
对于这么多目光的聚焦,李泽沧没有丝毫不适,仍旧是迈着平常的步伐,走到了会议桌的最前端。
甚至都没有先和诸位领导打招呼、问好,而是唤醒了笔记本,打开了投影。
沉稳有度、不慌不忙,准备好一切之后,李泽沧这才站直了身体,目光扫过众人,也没有任何开场白,直接开始了他今天的征服之旅。
“小时候甚至是高中的时候,坐井观天的我,以为清华北大就是这个世界上关于学校、关于人才、关于知识的最高殿堂。
可是随着我的成长、知识的丰富、眼界的开阔,甚至是当我自己都考进北大,成为北大的一员的时候,我才了解到,清北之上还有天,还有哈弗、斯坦福、耶鲁、剑桥、牛津、麻省……
我才知道北大连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没有
我才知道北大没有孵化出任何一家世界级的企业
我才知道北大没有培养出来任何一位世界级的科学家
……
这时候我才知道,真实的北大和我小时候脑海中的北大不一样。
我脑海中的北大应该是:
中国高等教育的旗帜,同时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旗帜,更是世界学术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他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要有开放的全球性视野,;
既注重学术卓越,又关注社会责任;
是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灯塔,是科技研发的源泉,是正在用科技的力量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
……
遗憾的是,现实中的北大、现在的北大,貌似没有能满足我的想象。
北大,不仅仅是一所大学,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卓越、勇于担当的精神。
我心目中的北大,汇聚国内英才的北大,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引领科技进步、解放思潮的卓越北大?”
“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校委,各位老师不知道有没有能为我解惑?
北大到底要如何做,我们到底要如何做,才能让北大再次辉煌,成为那个亚洲第一的北大,甚至是比肩超越哈弗、麻省的北大?
而你,你们这些已经在位置上的人,已经在北大、在领导北大位置上多年的人,为北大做了些什么?”
“我不知道你们做了些什么?
但我知道的是你们没有成功,甚至连差距都没有缩小,反而有越追越远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