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对手的阳谋

“我是不是很有排面”林源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当初辰龙大哥在电视上炫耀,说全世界任何地方画一个圈,他都能找到人照顾你。

那时候我可羡慕坏了,心里想着,大丈夫当如是也。”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如今我也做到了。无论是北美、欧洲、还是亚洲、非洲,甚至澳洲和南美洲,我都有无数的合作伙伴。

你看今天,一顿50万美元的晚餐,都有人抢着来买单。”

他的神情毫不掩饰地写着“快夸我”三个字,仿佛一个等待表扬的孩子。

刘语菲静静地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她轻轻叹了口气,伸出手,指尖轻轻抚过林源的脸颊。

她知道,林源背后有无数支持者,这让她感到安心。

可同时,她的心也被隐隐刺痛。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切的辉煌与荣耀,都是用代价换来的。

而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代价究竟是什么。

代价,就体现在上一次的林源影业改制中。

之前为了确保对公司的绝对控股,林源的持股比例不得低于66.7%,否则他就没法对任何事务一言而决。

两次融资之后(ipo和上市后首次定增),林源的股权已经触及警戒线了。

这一方面使得他不能继续融资,另一方面也使得他无法拿出更多的利益,用来笼络新的盟友。

因此在贝蒂的建议下,今年年初时,林源影业进行了股权改制。

如同三星,索尼这样的大公司一样,把原本权力一致的股权,改成了普通股和优先股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股权。

普通股,具有公司重大决策的表决权。

优先股,不具有公司事务的表决权,但是在利润分红上具有优先权。

在进行改制之后,林源的股权也从66.7%,一路下降到了当前的45%。

虽然股权下降了差不多20%,但是无损他对于公司的掌控力。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还通过股权协议转让的方式,获得了大量的套现资金。

按照当时林源影业近2500亿美元的市值,林源这20%的股权,就套现500亿美元。

这一行为,使得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超级富豪。

众所周知,很多所谓的富豪,都只是纸面富贵。

一个号称20亿身家的富豪,很有可能拿不出仅占他身家1%的2000万的现金。

这是因为首先这些富豪的身家,都是以股权计价的。

今天公司赶上风口,资本市场给与的估值高,价值20亿美元。

明天可能因为一个重大利空,20亿美元就直接膝盖斩脚踝斩,缩水到1,2亿美元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对于任何一个以股权进行身家计价的富豪,都只能算的上是暴发户。

而进行套现,拿到真金白银才是鲤鱼跃龙门的一步。

为确保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林源曾坚持自己的持股比例不得低于66.7%。

只有如此,他才能在公司重大事务上拥有一言而决的权力。

然而,经过两次融资——一次ipo,一次上市后的首次定增之后,他的股权比例已逼近警戒线。

这不仅限制了他进一步融资的能力,也让他无法腾出更多股权来笼络新的盟友。

在贝蒂的建议下,林源影业于今年年初启动了股权改制。

采用三星、索尼等国际巨头的经验,公司将原本单一的股权结构拆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

普通股保留了公司重大决策的表决权,而优先股则不具备表决权,但在利润分红上享有优先权。

改制完成后,林源的持股比例从66.7%降至45%。

尽管股权比例下降了近20%,但他对公司的控制力丝毫未减。

更重要的是,通过股权协议转让,他成功套现了大量资金。

以林源影业当时近2500亿美元的市值计算,这20%的股权为他带来了500亿美元的现金。

这一举动,不仅让他从“纸面富豪”一跃成为真正的超级富豪,也为他未来的布局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众所周知,许多所谓的富豪,身家往往只是“纸上富贵”。

一个号称20亿身家的富豪,很有可能拿不出仅占他身家1%的2000万现金。

这是因为他们的财富大多以股权计价,而股权的价值极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今天公司可能因风口被资本市场捧上云端,估值高达20亿美元;

明天却可能因一则重大利空消息,市值腰斩甚至脚踝斩,缩水至1、2亿美元也不足为奇。

对于这些依赖股权计价的富豪来说,充其量只能算是“暴发户”。

而进行套现,成功拿到真金白银,才是鲤鱼跃龙门般至关重要的一步。

但这一步非常的难走,因为各国的《公司法》,《证券法》都会有大量的限制条款。

随便举几个例子,就知道真的是严防死守:

比如说,实控大股东减持股票,必须提早15日发公告。

只要公告一发,股价立刻就开始跌。

实控大股东公告减持的股票越多,股价就跌的越厉害。

这种规定,使得实控大股东还没减持,身家就已经缩水了。

可就算大股东们愿意打折套现,依旧还有其他限制。

比如说三个月内,累计减持不得超过2%。

比如在公司重大事项(如重组、并购等)筹划期间,大股东不得减持股份。

总得来说,就是因为限制这么多,使得大多数上市公司大股东都很难舒心的套现。

但大股东们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如果不能把股份套现,那还上市干嘛

每一个在股市中折腾过几年的股民,都知道一句话:

大多数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公司卖给接盘侠。

而这个倒霉的接盘侠,一般情况下指的都是散户。

其实想要找一个接盘侠,套现离场的方式除了一点一点慢慢卖之外,还有另一种方式:

那就是以协议转让的方式,直接找个大买家接盘。

这种协议转让方式,一般最少也要转让5%的份额,可以说是大幅度拉高了门槛,逼着实控大股东只能做大宗交易。

想要找个有钱的大户,进行大众交易,自然比骗散户接盘要难多了。

而对于林源来说,在林源影业的股权转让上,却一点都不难。

都不需要他去找买家,就有无数的买家主动凑上门来,抢着争夺这些股份。

这得益于林源影业在过去几年中,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业绩预期,证明了自己绝对是只下金蛋的鸡。

因此他很轻松就拿到了500亿美元的现金,完成了鲤鱼跃龙门的一步。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林源会继续的释放股权,最终让自己的持股比例下降到10%20%之间。

这一切听上去光鲜亮丽,但背后的代价,是林源必须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高强度地拍戏,且每一部作品都必须取得耀眼的成绩。

这也是为什么在《谍战之王2》中,他会如此拼命。

他早已被套上了无形的笼头,只能奋力向前奔跑。

在他身后的战车上,载着无数期待他带来丰厚回报的盟友。

只要林源能持续创造利益,他们就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像今天这样,一顿50万美元的晚宴,对他们表达殷勤的手段罢了。

林源收下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他并非无功受禄。然而,一旦林源停下脚步,或者他的电影不再赚钱,这些盟友的忠诚便会瞬间瓦解。

到那时,林源将不得不独自面对洛克菲勒财团和梅隆财团的报复。

这种压力,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时刻提醒着他:停下,即是深渊。

《谍战之王2》上映在即,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部电影上,心中充满了期待。

此前,《传奇之路》在北美地区的预购票房已达到16亿美元,全球预购总额更是高达33亿美元,预计上映后总票房将突破43亿美元!

然而,《谍战之王2》的表现更为惊人——

北美地区预购票房飙升至21亿美元,全球预购总额更是达到了53亿美元,预计上映后总票房将冲击74亿美元的惊人数字!

这一成绩一经公布,瞬间震撼了整个行业。

各大院线在如此强势的数据面前,毫无抵抗之力,纷纷“跪地唱征服”,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林源提出的改革方案。

这意味着,仅凭一部电影,林源就狂揽了117亿美元的票房。

更令人惊叹的是,由于制片和宣发环节的高度整合,林源影业在分成后至少能获得70亿美元的净收入。

这一数字不仅再次刷新了自己的纪录,也是行业的记录,更让林源的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成绩很亮眼,未来很光明。

但是……

林源的对手们,真的会坐看他再创佳绩吗

刘语菲叹了口气说道:“林源,最近的负面新闻你看到了吗”

“嗯,是关于霉霉的吗他们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林源答道。

刘语菲从随身的背包中,掏出一份材料递给林源。

林源顺手接过,看了一眼就眉头紧锁:

这是bbc新闻网页上的摘抄,一篇关于霉霉,准确来说真正目标是他的报道。

《林源与泰勒.斯威夫特:从幕后交易到公开绯闻,一段不为人知的利益纠葛》。

林源的目光在标题上停留片刻,深吸一口气,开始往下看。

报道的开篇便是一张模糊的照片,照片中林源和霉霉并肩站在一家高档餐厅门口,两人的神情显得格外亲密。

照片的角度和光线都经过精心挑选,虽然实际上只是普通的社交场合,但通过巧妙的裁剪和模糊处理,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含义。

配图文字写道:“这张拍摄于2002年的照片,正是两人不正常关系的起点。”

文章接着以极具煽动性的笔调写道:“泰勒.斯威夫特,这位如今享誉全球的流行天后,她的成功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bbc独家调查发现,霉霉的崛起并非仅仅依靠她的才华,而是与林源这位商业巨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知情人士透露,”报道继续写道,“霉霉在出道初期曾陷入事业低谷,几乎被主流唱片公司抛弃。

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林源以‘神秘投资人’的身份介入,资助她成立了一家独立唱片公司。

是什么让林源,看上了那时尚未成年的霉霉

我想几乎每个男人心里都有数!”

看到这儿,林源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对手出招了,而且非常的犀利。

这位所谓的“知情人士”,实际上是一名被收买的娱乐圈边缘人物,他的爆料半真半假。

既有事实基础,如霉霉确实成立初期被很多家唱片公司拒绝。

又掺杂了大量虚构内容,比如林源的资助动机。

更加用心险恶的是,特别点出了当时霉霉未成年。

诱导观众联想,产生林源是因为贪图未成年霉霉的美色,两人达成了不正当的交易之后,林源才投资霉霉的。

林源继续往下看。

“林源不仅为霉霉提供了创作自由,更为她的首张专辑铺平了道路。”

报道的语气逐渐尖锐:“然而,林源的‘慷慨’并非毫无代价。

霉霉在获得资助后,迅速与林源建立了密切的私人关系。

两人频繁被目击一同出入高档场所,甚至多次被拍到在私人游艇上共度周末。”

报道进一步煽风点火:“更令人震惊的是,霉霉的成名曲《love story》和《you belong with 》的创作灵感,正是来源于她与林源的这段暧昧关系。

大家都知道,林源参与了这两部v的拍摄,更在v中与霉霉有着亲密的吻戏。

这完全可以看出,两人之间有着不言而喻的亲密关系。”

“不仅如此,霉霉的成功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的利益交换。”报道继续写道:

“在林源的帮助下,她不仅成为了林源影业的高管,还借此机会接触到了好莱坞顶级资源。”

“两人如此亲密的关系,却是建立在伤害了刘语菲小姐,这个正牌女友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段令人羞耻的畸形关系。”

“我不禁想问,现实中的林源和霉霉,真的如同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光鲜亮丽吗”

标准的bbc式结尾,看完了这篇报道后,站在敌人的立场上,林源也不得不承认这次对手的出招快准狠。

这篇报道采用了半真半假的方式,通过引导大众的联想,给林源和霉霉的关系扣了两顶帽子:

不正当,未成年。

这两点林源都很难解释,他和霉霉相识之初,霉霉确实未成年,可那时他们并没有什么亲密的关系。

真正突破朋友边界的时候,霉霉已经成年了。

可是大众不会相信,只要你们后来有了暧昧关系,那么就会有罪推定之前也是图谋不轨的。

另一点就是不正当关系,所有人都知道林源有个青梅竹马的女友刘语菲。

这是林源开新闻发布会时,自己在大众面前公布的,绝不是什么地下恋情。

在有一个正牌女友的情况下,还和霉霉建立了不正当关系,这必然会引起部分人的反感。

最令人难以招架的是,报道在这一点上说的并不是假话,林源他……真的和霉霉有一腿。

在北美地区,对于明星的私德要求很低,你脚踏几只船也许有人会表示一下鄙夷,但不会有太大问题。

可要是诱骗未成年少女,那可就问题严重多了。

林源很难解释,如果他出面解释,很有可能会越解释越乱。

大众很多时候只想吃瓜,不在乎真相。

哪怕你是执掌天下的皇帝,写一本《大义觉迷录》全天下推广,依旧只能让自己被黑的更厉害。

但如果林源不出面解释,那么公众就可能会认为他是默认了,这会同时损害他和霉霉两个人的公众形象。

对于走到今天这个高度的林源来说,这么一则报道想要毁掉他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也必定会有一些影响,比如说某些男观众可能会眼红嫉妒他。

比如说某些女观众,可能会感到幻想破灭。

虽然林源不是贩卖幻想的偶像派明星,但是他的外形实在是太优秀了,不可避免的会承载很多女性的幻想。

基于男性影迷的崇拜,女性影迷的幻想,很多粉丝都是多刷林源的电影,有些人甚至买了四五张票。

如果林源的形象下降,那么《谍战之王2》一部分预购可能会退款,最终票房很有可能会下降。

林源对于《谍战之王2》的质量,有绝对的信心。

他相信只要有看电影习惯的人,是绝对很难拒绝这部电影的。

但看一遍可以说是刚需,多刷却并不是。

如果没有对他的喜爱,是很难支持多刷这种伤钱包的举动的。

只要有部分影迷退掉多刷的票,那么《谍战之王2》的票房就会受损,而且还是不低的影响。

毕竟《谍战之王2》这两部电影,全球110多亿美元的夸张票房,肯定是离不开影迷们疯狂多刷的支持。

在《谍战之王2》上映前,捅出林源的作风问题,再进行一些引导,足以让他承受不小的损失。

林源知道对手的目的,但是他却很难做出有效的应对,不得不说这手阳谋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