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真实的战争重现

第422章 真实的战争重现

一刀将敌人连人带马劈成两半后,林源的马速并未降下来,而是继续以高速向前疾驰。

借助着马匹高速奔驰时裹挟的巨大动能,林源紧握手中的斩马长刀,奋力的横向斩出。

特写下,正前方的两名突厥骑士,在惊恐的目光中,从胸口处被斩成两段。

伴随着他们被斩断的,还有他们坐下的两只马头。

林源这一刀,就斩断了两骑两马,堪称神勇无双。

见到这一幕,他后方的骑士们立刻高呼道:“胜!胜!胜!”

三次高呼声,一次比一次响亮,气壮山河,响彻云霄。

面对着十几倍数量的敌人,所有唐军将士的脸上只有勇气和自豪,没有一丝的畏惧。

就算你们人数多,但又怎样

过去我们已经打崩你们无数次了!

现在和未来,我们还会同样打崩你们无数次!

你们只是我的手下败将,而我们是大唐最精锐的战士,是这个伟大帝国最犀利的锋刃!

每个士兵眼中的豪情,是不言而喻的。

精锐与普通士兵的区别在哪

是军事素养的高低还是战斗经验的多寡

这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支军队的精气神。

只有以不断的胜利和敌人的鲜血滋养出的王牌精锐,才会拥有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豪迈,才能创造出令人不敢置信的奇迹。

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唐军将士们士气高昂,紧握手中的马槊,狠狠的撞入敌人的军阵之中,宛如一道道钢铁洪流,以雷霆万钧之势在突厥骑兵中冲出一道硕大的口子。

铠甲的碰撞声,战马的嘶鸣声,垂死的哀嚎声,蹄声震天的响,刀剑交错的撞击声……

各种声响此起彼伏,连成一片。

林源感到眼前到处是混乱的景象,他和坐骑的身上不停的传来叮叮咚咚的敲击声,各种力道好几次让他都险些失去平衡,从马背上坠下。

他只是本能的夹紧马腹,并不断奋力的挥砍着手中的长刀。

此时任何的武技都用不上,只有最本能的出刀。

他的每一刀都必定会带走一名敌人,而他身后的骑士也不知用马槊捅穿了多少个敌人。

突厥骑士的鲜血染红了碧绿的草场,大片大片的血红色,竟然比萨日朗还要耀眼。

尽管林源和身后的骑士们,都是如此奋不顾身的杀敌,但敌人毕竟还是太多了。

林源感到四面八方到处都是敌人,无论他砍倒多少敌人,四周立刻就会涌上来更多的敌人。

他知道决不能停下,只能奋力向前。

骑兵最重要的就是冲击力,一旦失去了速度,那么他们和重甲步兵也没什么区别了。

在敌人的层层包围之中,力竭而亡只是迟早的事情。

因此尽管坐骑的速度在减慢,双手早已酸胀不堪,但是林源和身后的骑士们仍然在拼尽全力向前。

此次冲锋的唐军具装铁骑,追求的最好战果,当然是将敌人打个对穿。

这样就能彻底的分割敌人,打乱敌人的指挥链,彻底摧毁敌军的组织度。

可是200名具装骑兵毕竟还是太少了,面对4000人组成的突厥骑兵阵列,还是显得有些力有不足。

随着唐军骑兵的速度不断降低,冲击力也在快速的下降,眼看他们就要陷入包围之中。

面对着越来越危急的局面,林源却一点都不紧张,他抬头望向正东方向:孟涛应该要来了!

“呜呜呜”

此时,冲锋的号角声,从突厥骑兵的东侧传来。

是孟涛。

孟涛带领的100名突骑兵,已经成功迂回到东侧,并向着突厥骑兵阵列冲来。

“哒哒哒哒哒!”伴随着一阵密集的马蹄声,孟涛和他身后的骑士在不断加速。

他们的速度越来越快,带起漫天烟尘,如同一只狂奔而至的巨大猛兽。

这100名突骑兵,每名骑士穿着的是山文锁子甲,骑乘的马匹没有披挂马铠,从防护力上远远低于林源率领的具装铁骑。

因此,林源不可能让孟涛的突骑兵,顶着突厥骑兵的箭雨冲锋,那样伤亡必然会很大。

在他用具装铁骑正面冲击突厥骑兵后,吸引了敌人全部的注意力和火力,就给孟涛的突骑兵创造了绝佳的战机。

此时,孟涛率领的突骑兵,展现出了牺牲防御力换来的,更强的冲击力!

林源率领的具装铁骑冲锋时,因为负重过大,时速顶多只能达到6080里的水平。

而孟涛率领的突骑兵,速度可以达到90120里!

在巨大速度优势的加持下,孟涛这100名突骑兵,爆发出了恐怖的冲击力!

“咚!咚!咚!”

一连串密集的撞击声中,突厥骑兵部队在侧面受敌的情况下,立刻在慌乱中,被撕开一道巨大的缺口。

原本为了应对唐军具装铁骑冲击,而特意强化了南北方向排列的突厥军队,此刻在面对东西方向的横向冲击时,竟然非常的脆弱。

如果说刚才林源的具装铁骑冲阵,像是热刀切黄油,随着温度的下降,刀刃也逐渐被黄油所包裹。

那么此时孟涛率领突骑兵的这记侧翼右勾拳,就像是钢刀切豆腐!

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力,孟涛的这支突骑兵,就轻易的展开敌军阵型,直接从中间打了一个对穿!

被截成两段的突厥骑兵,开始不可避免的混乱起来。

突厥头领们,正在努力的约束手下,想要平息混乱重组队形。

毕竟他们的人数还是占据着优势,哪怕受到了大唐骑兵的两轮冲击,但是人数依然超过3200人。

眼前这两只唐军骑兵固然强悍,但都已经在冲锋后,失去了冲击力。

想要重整队形,再次发起冲锋也需要不少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只要突厥骑兵能重组阵型,就还是能依靠人数优势,堆死眼前这300人不到的唐军骑兵。

但林源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吗

“呜呜呜”令突厥骑兵胆寒的号角声再次响起。

北方!

是正北方!

突厥骑兵们抬起头往正北方向望去,那儿是他们的营地所在。

只见那儿已经四处起火!

他们的家人,牲畜都在那里,被唐军绕后偷袭了吗

此刻,突厥军队才意识到,原来眼前这两只唐军骑兵,都是在吸引他们注意力,而真正的杀手锏在那里!

开战前林源分出去的最后一支100人轻骑兵,利用着最高的机动力,已经绕过整个战场,冲到了敌人的后方,牢牢的握住了他们的软肋。

原本就处在混乱状态下的突厥骑兵,此时更是慌乱起来,不少人心急如焚的想要往回奔走。

可是更令他们绝望的是,那支完成了偷袭的轻骑兵正从后方,径直向他们冲来。

三支唐军骑兵,从三个方向牢牢锁死了突厥骑兵的去路。

如果此时的突厥军队还能保持相当的组织度,那么唐军轻骑兵会选择使用弓箭,远程杀伤并制造混乱。

可是在孟涛生猛的杀穿敌阵,造成敌人的混乱之后,在敌人看到后营被偷袭无心恋战之后。

率领轻骑兵的唐军将领,果断的选择了突击!

一战打垮敌人,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在带队将领的指令下,这支轻骑兵伸直了手中的马槊,开始加速冲锋。

“哒哒哒哒哒”密集的马蹄声中,这支骑兵像是一柄致命的利刃,狠狠的扎进突厥骑兵的后腰之中。

“噗!”

“噗!”

“噗!”一阵利刃戳穿肉体的声音传来,瞬间就有一百多名突厥骑兵被戳于马下。

这成了压垮突厥骑兵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彻底的混乱起来,所有人都失去了战斗意志,开始四散逃命。

“我们打输了,快逃命啊!”

“我家里还有老婆孩子,我要回去救他们,不打了!”

“我家被火烧了,我的全部财产啊!”

突厥士兵的士气彻底崩溃,开始高喊着四散奔逃。

在这种情况下,突厥骑兵的人数优势,已经毫无意义了,反而成为自相踩踏的劣势。

林源冷静的下达指令:“追!”

训练有素的唐军,没有一团乱麻的胡乱追杀敌人。

而是按照预选训练过的方案,自发的分成不同的小队,各自朝着不同方向散开追杀敌人。

具甲骑兵负责追杀距离较近的敌人,而轻骑兵直接绕过眼前的敌人,疾驰追赶远处逃跑的大股敌人。

这样明确的分工,可以确保敌人更少的逃脱。

航拍摄像头下,把不同唐军骑兵的精确分工,都详细的拍摄了下来。

“cut!”

诺兰导演满意的结束了这部分戏的拍摄。

林源骑着马来到他身旁:“这段战场戏够了吗还需要补拍吗”

他的话并非多余,而是这样的战争戏,往往需要多拍几遍,然后挑出精彩的部分剪辑在一起,这样的效果最佳。

诺兰导演摇摇头:“不用了,挺好的。之前已经预演过好几次拍摄方案了,各机位设置的都很到位,基本我想要的镜头都拍下来了。”

听到诺兰导演的回答,林源也不禁感叹:诺兰导演真是强,在机位调度上,以及拍摄方案的制定方面,都比他过往合作过的导演强上许多。

有他来制定拍摄计划,整部电影的拍摄周期都能缩短不少,并且节约下大量的拍摄成本。

“不过虽然不用再拍几遍,但是还需要补一些镜头。我刚才看了一下,大约需要补10组小镜头就够了。”诺兰导演说道。

“好,让大家稍微休息一下。我们争取今天就把镜头补完。”林源答道。

“林源,历史上的唐军真的有这样的战术素养吗”诺兰导演突然开口问道。

“当然,不然唐帝国如此广阔的疆土是哪来的事实上,唐军的战术比我们在电影中表现的更加精细和多样。

我们只是表现了唐军不同骑兵兵种的配合,可实际上唐军的步骑配合,才是精髓。

不过这个有点难表现,所以先能做到这一步,就很不错了。”林源说道。

“太不可思议了,令人叹为观止。我相信电影上映时,欧美观众会很喜欢这场戏的。

不仅表现出了具装铁骑冲锋时的恢弘气势,还展现出了不同的骑兵之间是怎么配合的。

看到这段戏,观众应该就能理解并相信,唐军是如何做到用400名骑兵,就能击败十倍于己的强敌的。”诺兰导演说道。

“之前我看《指环王》系列电影时,觉得那里面的骑兵冲锋场面已经很帅了。但是和今天这场戏一比,《指环王》就显得简陋了,只有直通通的正面冲锋。”诺兰导演又说道。

“我想拍《大唐英歌》的一大初衷,就是希望能展现更真实,同时又更加精彩的冷兵器战争场面给观众。”林源点头说道。

举个不算太恰当,但是很形象的例子。

那就是低水平的骑兵战术,就像是玩游戏时,只能ctal+a全选,然后一股脑的a过来。

而唐军的骑兵战术,则是可以编成1,2,3,4……好多支部队,每支部队执行不同的指令,并打出战术配合。

唐军高水平的战术能力,不仅让战场变得更加精彩,也是屡屡打出逆天战损比的关键。

“来吧,趁天色还没黑,多拍摄几个镜头!我现在充满了干劲!”诺兰导演兴奋的说道。

接下去,剧组拍摄了唐军击溃敌人后,是如何训练有素的追杀敌人,以及清扫战场的。

诺兰导演拍摄的很简单精炼,这部分不能没有,否则叙事不完整。

但也不能过多,否则节奏会很拖沓。

诺兰导演用十几个不断切换的短镜头,就把这部分交待的清清楚楚,这就是导演功力的体现。

拍摄完了这部分戏以后,今天的拍摄工作就算完成。

诺兰导演来到林源身旁,此时的林源正在临时搭好的挡风板后更换衣服,他在工作人员的帮忙下,先将身上的盔甲卸了下来。

虽然是道具,但是为了增加质感,这身明光铠用了不少的金属甲片,重量也达到近30斤。

这也不是林源非要搞这么重的道具铠甲来自虐,而是因为他作为主演,有非常多的近景特写。

想要给人铠甲坚固的质感,以及随着林源运动时真实的声响和厚重感,就必须做的更加逼真。

穿着这么重的铠甲拍了一整天戏,林源脱下铠甲后,汗水沿着发梢滴落,汗湿的衣服紧贴在身上。

此时是2月初,呼伦贝尔草原的气温白天时也有零下十度,但依旧不影响林源满身是汗。

“快换上衣服,别着凉了。”诺兰导演说道。

“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古代将领会有卸甲风了。”林源笑着说道。

所谓卸甲风,实际上就是古代军人在长时间穿甲战斗之后,由于沉重的铠甲及内衬导致汗液无法及时爬出,并且血液流通不畅,在战斗结束后,立刻脱甲吹风,从而导致的中风。

“真是太真实了,更接近真实的实拍,才会产生这么多的感受。

之前我也和彼得.杰克逊请教过拍摄《指环王》的经验。

但是和拍摄《大唐英歌》相比,我们显然运用了更多的实拍,减少了特效的运用,使得整部电影的质感更强。

我相信这一定是我导演生涯中,一部里程碑般的佳作。”诺兰导演说道。

“实拍也是有代价的,今天的拍摄,折损了十多匹马。也有两名的演员受伤了,还好伤的不重。”林源说道。

“嗯,伤员已经让医疗急救队处理过伤势后,送到医院进一步救治了。”诺兰导演答道。

“林源,今天拍摄完这段战争戏后,我的代入感很深。”诺兰导演接着说道:“电影中展现了唐军战后,割下杀死的敌人左耳,用来统计军功的细节,这使得电影的真实感更进一步加强。”

林源点点头,中国古代军队战后计算杀敌军功时,一般有清点首级,或者左耳两种方式。

但是唐军经常打出很夸张的战损比,因此一个人携带一大串首级既血腥又不便,于是更多的采用左耳计数的方式。

为了便于携带这些耳朵,唐军配发了专门装耳朵的抽绳口袋。

诺兰导演在拍摄中,也完美的还原了这个细节。

“但是!”诺兰导演的画风突然一转。

“嗯”

“可是接下来,你突然要拍摄那些夸张的动作戏,真的和这个写实的画风匹配吗”诺兰导演说道。

听到诺兰导演的话,林源立刻明白了他的想法。

他并不是真的觉得自己设计的那两场动作戏不好,而是担心自己,想借着这个理由再劝劝自己。

于是林源问道:“虽然那两场戏有些离谱,但你回答我,是实拍的吗”

诺兰导演只能答道:“是实拍的,但太危险……”

“那就够了。我们没有用电脑特效制作,实拍出来的再夸张,也并不会和前面写实的风格冲突。”林源说道。

“既然你坚持,我也只能希望你好运了。”诺兰导演勉强答应下来,但是眼神中的忧虑还是久久不能化开。

今天有点重感冒,状态很差,所以今晚12点后的更新,只能明天中午补上了。